[实用新型]可分高峰、低谷无线遥抄电度表无效
申请号: | 94203313.2 | 申请日: | 1994-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004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0-26 |
发明(设计)人: | 刘榕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榕和 |
主分类号: | G01R11/56 | 分类号: | G01R11/56 |
代理公司: | 厦门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应森,陈永秀 |
地址: | 361001***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峰 低谷 无线 电度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量的计量装置。
民用电度表已遍及企事业、学校和家庭,但已有的电度表存在两个问题。首先,为安全起见,通常电度表都安放在较高处,要观察、抄表均需携梯登高,尤其是遇阴雨、风雪天气,十分不便。
CN92234406.X号专利提供一种伸缩反射式方便抄表仪,它类似于根据潜望镜原理制成的光学抄表装置,但这种装置携带不便,且电度表安装位置高低不一,难以为抄表仪设计一个统一合理的尺寸。
CN93205451.X号专利提供一种电脑计费电度表,它虽然解决了计量用电的问题,但在电力系统中有一项重要指标即“线损耗计算”(该指标需计算每月在线路上的无用损耗),如使用计量卡先付费后用电,由于各户用电量不一致,结算时间也不一致,因此难以计算该指标。同时,使用这种电表,势必要使电表安装位置降低,相应增加了不安全性。
CN92244416.1号专利公开了一种水、电、气表数据采集处理装置,它将多个计量表用微计算机网络来分多级管理,虽可解决上述问题,但方案较复杂,成本高,不易维护,当系统某一级损坏时,易造成全系统瘫痪,影响面太大。
其次,为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必须对高峰、平时、低谷用电区别计费。
CN87207082号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度表分时计度控制器;CN86209675号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高峰、低谷电能计量装置;CN87204845号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单片微计算机分时计量通用模块;CN20501700号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程序控制峰-谷分计三相四线有功电度表。但上述四种方案存在如下问题:当电度表停用后,数据会发生丢失;表内缺乏日历,只计总量,不能按月份计量;初值无法装定(或使用键盘装定),因而给定期检修换表带来麻烦;需要对电度表进行太大的改造,不够经济。总之,上述方案难以解决高峰、低谷分时计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抄表简便,按高峰、平常、低谷分时计费的“可分高峰、低谷计量无线遥抄电度表装置”。
本实用新型包括表头、电度表节点装置和抄表装置,表头转盘上设有一宽一窄的两条黑色线条;电度表节点装置包括电度表转数脉冲发生电路、计量与控制部件、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抄表装置包括接收电路、控制与记忆部件、PC机接口、键盘与显示器、发射电路。
电度表转数脉冲发生电路输出的电度表转盘数脉冲信号输出端接计量与控制部件;计量与控制部件分别接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计量与控制部件由脉冲信号耦合电路、单片微计算机、实时日历钟、记忆部件、自动复位电路、单片DTMF(双音频)编/解码器组成。
电度表转数脉冲发生电路的输出端接脉冲信号耦合电路,脉冲信号耦合电路的输出端接单片微计算机的输入口,单片微计算机数据输出端接记忆部件(例如2K×8位的非易失性RAM),单片微计算机还分别外接实时日历钟、自动复位电路和单片DTMF编/解码器。单片DTMF编/解码器的接收端与接收电路的解调DTMF信号输出端连接,单片DTMF编/解码器的DTMF信号输出端接发射电路,发射电路的调制无线电波发射端接天线。接收电路的输入端也接天线。
抄表装置中的接收电路的输入端与发射电路的输出端均与天线连接,接收电路的输出端接控制与记忆部件,控制与记忆部件由RS-232接口、单片微计算机、实时日历钟、记忆部件、自动复位电路、单片DTMF编/解码器以及键盘与显示器接收组成。
RS-232接口与单片微计算机的输入口连接,单片微计算机数据输出端接记忆部件(例如16K×8非易失RAM),单片微计算机还分别外接实时日历钟、自动复位电路、单片DTMF编/解码器以及键盘与显示器接口,键盘与显示器接口再接键盘与显示器。单片DTMF编/解码器的接收端与接收电路的解调DTMF信号输出端连接,单片DTMF编/解码器的DTMF信号输出端接发射电路。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1)利用无线抄收技术,大大减轻抄表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失误及人为抄收的数据失准。
2)每天可各分为二个的峰、谷时间段来计量,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3)具有百年日历,可自动分闰年,数据可以长期保存在电表之内(一般有效期为10年,符合电力系统5年电表返检要求)。
4)每表一个计量装置,互不影响。
5)成本较低,每只表只增加百余元成本,回收快,可靠性高。
6)对电表无需太大的改造,只要有电力部分在电表回检时,略作改造即可。
7)具有自检测功能,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及较高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榕和,未经刘榕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033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