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梯形组合式中国兰花栽培展示架无效
| 申请号: | 94202920.8 | 申请日: | 1994-0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209857Y | 公开(公告)日: | 1995-10-18 |
| 发明(设计)人: | 林清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清标 |
| 主分类号: | A01G9/00 | 分类号: | A01G9/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又新 |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梯形 组合式 中国 兰花 栽培 展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类生活中的保健或娱乐设备,尤指一种可折叠收藏的培育兰花用的栽培展示架新颖结构。
中国兰花具有扑鼻的芳香,不仅可美化环境,陶情怡性,也可增进人际关系,增加收入,故目前投资养兰的人已日渐增多。在温室内培植大量的兰花,都需要利用架体来排列放置兰盆。兰盆间必须按照兰叶的大小长短保持适当距离,因为放置不当会使兰叶彼此碰伤,且妨碍光合作用,所以要经常配合兰花的成长作适当的排列调整。传统的兰盆采用水平置放架放置,其皆为固定式(如图5所示即为一例),该等架体在组合后无法移动,故遇到要调整兰盆排列位置时,可以想见是一种相当费神的事,必须一盆一盆地更换位置,实在费力费心。当遇到想将兰盆移到室外时,仍需一盆一盆地搬移到室外。由此可见,传统的固定式兰盆架体,的确有许多不便之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彻底改进固定式兰盆架体,使之成为在排列兰盆时省心省力,随心所欲且搬运方便的一种梯形组合式中国兰花栽培展示架。
现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叙述如下:请参阅附图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结构是,利用两个侧架1将置放架2、排水板4、承置架6等连接在它的上面以形成一个梯形架体,在该架体的置放架2及承置架6上放置兰花盆以达到培栽或展示的要求。侧架共两个,左、右各1,每个侧架由两个排列成梯形的支腿10及一个连接该二支腿的铰链11组成,在每个支腿底部安装一个滚轮12以利整个栽培展示架的移动,支腿上开有孔14,用以连接相关组件。本实用新型共有4-17个置放架,前后等量配置,亦即栽培展示架前面配有2-8置放架,后面也配有2-8个置放架,每个置放架主体是一个冂形框架21,每个框架有两个支臂211,每个支臂的截面也呈冂形,在支臂上开有长槽23;用一个挡杆24的两端分别伸入两个支臂的冂形槽中,该挡杆可在冂形槽中滑动且可用螺栓固定于所需位置。有一个铰链3,以其一端连接在支臂211的中部,另一端以螺栓组件连接在支腿上,再用支臂211端部的销轴插入支腿的孔中,即可实现置放架2与侧架1的连接,这样,置放架就可相对支腿旋转而不会脱落并可摊开平放,供助调整上述挡杆24与横杆212的距离,可放置任何大小的兰盆。另外在两个侧架1的顶端设置了一个承置架6,该承置架由两个呈冂形截面的支臂61以及一个以其两端分别搭接支臂61上的横杆62组成;支臂顶面设有一个长槽611,又在其前后端侧立面上各开有孔洞612、613,另有一个与横杆62等长的挡杆63,其两端各开有固定孔631,可用螺栓、螺母穿过该固定孔及长槽611,使该挡杆能在该支臂61上方移动或固定;又在侧架1靠顶端处设有孔洞16、17,孔洞16可通过铆钉等连接支臂的孔洞612,使其成为承置架6转动的支点,而该承置架的另端则以螺栓、螺母穿经孔洞613、17,使该承置架能整个架固在该两个侧架1上。同样可调整承置架上的挡杆63与横杆62的距离以放置任何大小的兰盆。在每两个相邻置放架之间,设置了一个排水板4,该排水板两侧设有转轴42,可穿入支腿的孔15中,利用螺母43与该转轴之螺纹连接,则排水板可绕转轴42旋转并可紧定螺母43使其静止在任一位置,当上层兰盆的营养液下滴时,可利用排水板的倾角排走而不会滴落于下层的兰盆,危及兰花。该排水板为透明材料制成,以利阳光穿过。为了加强该栽培展示架的刚性或稳固性,在两个侧架1之间设有一对辅助杆5,辅助杆两端借助一个梯形连接片51接固在两个侧架上,由图1可清楚地看到,因栽培展示架呈梯形结构,加以排水板为透明材质,故阳光无论从任何角度照射,各架上所置放的兰盆均可被照射到,又由于该栽培展示架为活动式,故无论是要调整兰花排列位置,或要清理温室,或要将兰盆移到室外,均可移动整个展示架来完成。关于该栽培展示架的折叠收藏,请参阅图3A和图3B,先将各置放架2借助铰链收折起来,并使排水板4竖直在侧架1的内侧,再卸下承置架6一端的螺栓螺帽,以便收起铰链11,在收起铰链11时,支腿10的上端会微微向外张开,于是在承置架向内(下)收折的同时,该对支腿能整个向内收成一细狭的架体(见图3B),以便容易收藏。
与传统的兰盆置放架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
一、采用了铰链结构,故可折叠,在不使用该架体时,可无需借助任何工具将其折叠收藏,有助于对空间的利用。
二、其梯形的设计,可增加在 相同面积内兰盆的放置量(为1.5至2.5倍),并可使其任何一层放置的兰盆的兰叶光合作用不受影响。
三、于每一层置放架上皆设有一可调整移动的挡杆,可以摆放任何大小的兰盆,并在架体底端设有滚轮,使该架体为可移动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清标,未经林清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029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