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控机床刀具磨损机内测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4201963.6 | 申请日: | 1994-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889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2-21 |
发明(设计)人: | 邢作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邢作俊 |
主分类号: | G01N3/56 | 分类号: | G01N3/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131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控机床 刀具 磨损 测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控机床刀具磨损机内测量装置。
目前市场所用的数控机床机内对刀装置不能测量工件的加工尺寸和刀具的磨损程度,尤其是基准刀具磨损后,重新换刀必须用繁琐的试切工件方法设定坐标系,此方法即费时费力,精度又差,是影响数控机床生产率的重要因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可测量工件的加工尺寸和刀具磨损程度,对刀速度快,精度高的数控机床刀具磨损机内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长方条形的壳体3前腔内装有一由手扳卡头8定位、导向螺丝13导向且与壳体3前腔相配合的顶块5,顶块5前端部腔内装有一通过手扳卡头9定位、前端装有测头10的刀柄11,顶块5后端部腔内制有内螺纹且与连通壳体3前、后腔的丝杆6相啮合,在壳体3后腔内的丝杆6上固装有一可与蜗杆17相啮合的斜齿轮2,蜗杆17与壳体3侧端外的手动旋头21固定。
垂直于刀柄11轴线有一与刀柄11内螺纹相啮合的丝杆12,该丝杆12与壳体3外的手动旋头22相固定。
顶块5后端与壳体3前腔间在丝杆6上有一蝶形弹簧4,顶块5前端部腔内与刀柄11间在丝杆12上各有一蝶形弹簧25。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①结构简单合理。X向(即丝杆6轴向)通过手动旋头转动蜗杆,斜齿轮传动,丝杆推动顶块向前移动,可使测头达到精密微调。Z向(即丝杆12轴向)通过手动旋头转动丝杆,使测头Z向微调。
②精度高,X向精度可达0.0005mm;Z向可达0.005mm,这种精度完全可满足使用要求;
③对刀速度快,仅找好本装置的基准,即可快速对好其它车刀的基准,仅此一次即可;
④通过测量刀具磨损可判断工件加工尺寸是否合格,从而达到间接检验工件的目的;
⑤制造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图2为图1A-A剖视图;
图3为图1B-B剖视图;
图4为图1C-C剖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
壳体3内有前腔和后腔且壳体呈长方条形,前腔内装有与其滑动配合的顶块5,该顶块由装在壳体上的手板卡头8通过在顶块相应位置上制的槽7定位,由装在壳体下端的导向螺丝13通过在顶块下端制的一通贯导向槽15导向,导向螺丝的导向部位为方形且与导向槽滑动配合,导向螺丝由锁紧螺钉14锁定。顶块前端面中心部位开有一腔,该腔内装有由手动扳头9定位的刀柄11,刀柄端部固装有测头10,顶块中心部位的中端和后端与刀柄成一轴线制有一圆孔,顶块后端圆孔内制有与连通壳体前后腔的丝杆6相啮合的内螺纹,顶块后端与壳体前腔间在该丝杆上有一消除螺纹间隙的蝶形弹簧4。在壳体后腔内在丝杆上固装有斜齿轮2,该斜齿轮与其下的蜗杆17相啮合,该蜗杆为小模数蜗杆,蜗杆通过轴座20与壳体侧端外的手动旋头21相固定。丝杆端部安在壳体后端由止动螺钉19固定的轴座1内,壳体后腔底部由底板18封位,螺钉16固定。
垂直于刀柄轴线且在刀柄中心部位开有一与丝杆12相啮合的内螺纹,该丝杆一端由手动旋头22固定,另一端安在用止动螺钉23锁定的轴座24上,刀柄与顶块前端部腔内间在该丝杆上各有一消除螺纹间隙的蝶形弹簧25。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为:本装置为长方条形,形如车刀,因此可以和其它车刀一样固定在车刀架上,调整顶块的手动旋头用于微调测头的X向值,调整刀柄的手动旋头用于微调测头的Z向值。本装置做为基准刀,一旦机内对刀完成后,对于机架上其它车刀的磨损仅与本装置对比即可,更换工件时,微调测头的X向值、Z向值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邢作俊,未经邢作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019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