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鱼钩植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4201783.8 | 申请日: | 1994-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200916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6-21 |
发明(设计)人: | 赵爱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爱光 |
主分类号: | A01K91/04 | 分类号: | A01K91/04 |
代理公司: | 三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穆魁良 |
地址: | 台湾省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鱼钩 植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垂吊器具,特别是一种可防止鱼线挣断和鱼钩脱出的多功能鱼钩植入装置。
垂钓以成为人们休闲活动中的一项有益有趣的活动,而目前垂钓者使用的钓具则是由钓杆,鱼线和与鱼线相捆绑的鱼钩组成。
在垂钓的实际中,人们发现,此种结构的钓具常出现因鱼儿挣扎而将鱼线挣断的脱钩问题,另外,鱼钩与鱼线之间目前是采用捆绑方式连接,不仅费力费时,而且有时易松脱。
此外,现有一条鱼线的末端只能系连一个鱼钩,而鱼钩上只钩放真鱼饵以诱骗鱼儿咬钩,一旦鱼饵掉落或被鱼儿碰碎,则失去鱼饵的诱骗作用,鱼儿不仅会离鱼钩远去,而且需重新钩放新鱼饵并再次重新诱引鱼儿前来,故钩钓效果较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既可防止鱼儿挣断鱼线脱钩,又可使鱼钩与鱼线部分快速连接使用并可增强诱引效果的多功能鱼钩植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在管状夹持器内嵌装有鱼钩,金属线的上端与鱼线相连,金属线的下部活动枢接在管状夹持器的上部,管状夹持器中下段开设有供鱼钩嵌入卡持的十字形嵌槽和卡洞,夹持器与帽体旋合。因与鱼钩相连部分是硬质的夹持器,故鱼儿无法直接咬挣鱼线部位,另外,金属线与夹持器转动枢接结构不会影响夹持器的转动,故鱼线不易绕拧断开。帽体部分为莹光色,可增加诱引鱼儿聚集的效果。
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
1、结构简单、方便适用。
2、夹持器的加设、既避免了绑系鱼钩的费力费时,又防止了鱼儿直接咬拧鱼线的弊端,可有效地防止鱼线的挣断,可有效提高垂钓效果和效率。
3、帽体具有诱引鱼儿聚集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是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及其附图实现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图。
图3是图2的A-A剖面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地说明:
金属线10的上部设有和鱼线相连的孔眼11,金属线10的下端活动枢接在螺纹夹持器20内,螺纹夹持器20上开设有与鱼钩50相嵌卡的夹持槽21,螺纹夹持器20与帽体30相旋拧套合并将鱼钩50嵌包在其内。参见图1和图2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还在于:
金属线10的下部大直径的圆形卡头部12与管状螺纹夹持器20中的上段内圆孔24活动枢接,与内圆孔24相通的是一穿引金属线10的通孔25,夹持槽21沿管状螺纹夹持器20中下段轴向豁通并沿周向呈十字交叉分布,在夹持槽21段长内开设有上下十字交叉状的钩头卡孔22,筒状帽体30套拧在螺纹夹持器20外部。参见图1至图3
上下贯通的帽体30内孔为螺孔31,螺孔31与管状螺纹夹持器20的外螺纹23相旋拧套合连接,在夹持槽21的上顶端部开设有与金属线10的圆形卡头部12相活动枢接的贯通圆孔24。参见图1至图3
帽体30外表层为具有诱鱼的莹光层32。参见图2
本实用新型的组合方法如下:参见图2和图3
金属线10先由夹持器20下部十字夹持槽21的钩头卡孔22穿入,然后向上拉出孔眼25,最后再弯扭成与鱼线相穿系的圆环或孔眼11。鱼钩50穿入夹持器20时应按较薄方向穿入夹持槽21中,然后转动一下方向,使鱼钩上部的钩头51卡住钩头卡孔22,最后将帽体30与夹持器旋拧在一起,使鱼钩50被嵌夹住而不易脱出,但是并不影响其沿十字夹持槽21贯通方向的摆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爱光,未经赵爱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017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防漏节水阀
- 下一篇:一种便携自带药的方便注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