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分体式多功能空调器无效
| 申请号: | 94201696.3 | 申请日: | 1994-0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860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2-21 |
| 发明(设计)人: | 石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西城区新开通用试验厂 |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 |
| 代理公司: | 三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黎光 |
| 地址: | 10003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体式 多功能 空调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利用装置,确切地说,涉及一种利用太阳能制成的多功能分体式空调装置。
太阳是一个可以源源不断地向人类提供清洁能源的巨大宝库。据估算,地球每年从太阳获得的总能量可达60亿亿度,比目前全世界各种能源产生的能量总和还大两万倍,在四十分钟内辐照到地球上的太阳能相当于如今全世界一年的能源消费量。而且,太阳能还是非常清洁的理想能源,几乎不会引起环境污染,太阳能又几乎不受地区限制,地球上的许多地方都可以利用。但是,在地球表面太阳能的密度很低,最高值只有1千瓦/平方米;太阳能的利用还受到地理位置、环境、季节和昼夜变化的影响,这些都给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带来了一定的限制。近年来,由于能源需要量的剧增和现有能源的短缺,尤其是七十年代的两次能源危机,使许多国家投入巨资加紧研究和试验新能源,特别重视了对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使之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和现代化生产与生活的需求。如日本早在1974年就制订了战略性的“阳光计划”,澳大利亚则以大力开发太阳能作为国家的基本能源政策之一。经多年研制开发,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技术正处于突破的边缘,如美国已建成了1万千瓦级中央塔式聚焦太阳辐射热发电站;日本完成了1千千瓦级线聚焦太阳辐射热发电站的研制,……我国也在太阳能开发利用上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要使这种新型洁净能源在为人类文明服务的宏伟事业上作出中华民族的特殊贡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分体式多功能空调器。
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太阳能集热装置、浓液再生器、换热器、吸收器和输送泵,其特征在:其中太阳能集热装置为相互串联的多个真空吸热管构成的梯级升温太阳能锅炉,其中采热循环工质为溴化锂溶液,该锅炉输出端接有通过喷嘴降压将吸热工质分离为气相水蒸汽和液相溴化锂溶液的浓液再生器,有将分离后的上述两个介质分别送入其中的蒸汽冷凝盘管和浓度换热盘管的三股流换热器,有将在三股流换热器里蒸汽冷凝而成的液相水经导管引入其内的吸收器致冷筒,该致冷筒的盘管里流动的介质是作为空调致冷冷源的循环水,有通过其上部导管与致冷筒相连通的吸收筒,该吸收筒顶部设有将降温的浓溴化锂溶液喷成雾状的喷嘴,吸收筒底部出口处设有循环泵,泵送溴化锂稀液经三股流换热器中的稀液盘管予热后送入梯级太阳能锅炉的总输入端。
为了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世界上许多国家已经许诺:1996年后不再生产氯氟烃,以保护大气层中的臭氧免遭破坏,这样,所有采用氯氟烃的设备将会因失去致冷工质来源而络续停止使用。现在,氯氟烃的替代物——溴化锂已经开始普遍应用于集中式空调系统,但是,家用空调器的致冷工质尚未见到有替代产品投入市场,本实用新型则可以作为传统家用空调的更新产品。本实用新型是以申请人的专利技术《一种梯级升温数控太阳能锅炉》(专利号93240399.9)为基础的再创造,采用真空镀膜吸热管作为采热单元,将多个并排串接排列的吸热管里采集的太阳能,利用台阶式梯级微等差升温的方法,使吸热工质(溴化锂)的温度能随着流程顺序逐步上升,既使其末端几个真空吸热管里的吸热工质能达到所需的高温,减少散热损失,又可避免单支吸热管产生大温升而带来效率下降的问题,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采热器在输出吸热工质的温度达到120℃时仍可使装置的采热效率达到95%。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特色是按照能量梯级利用的概念设计的,将家庭生活使用的各种能量(空调、热水等),按照其能量品位的高低进行优化排列而组合成一套多功能且互补的联合装置。除了提供空调的致冷源,还兼可提供热能,而且,本实用新型中的每个单独装置的功能与普通常规装置的功能是基本相同的,所不同的是每个功能装置的主体结构部分恰好在本实用新型中成为别的功能装置的辅助结构部分。这种叠套使用的结果是使原来的独立装置分布在各种辅助配套设备中的损耗也随着其结构的紧凑简化而不存在了,从而使整套装置的总效率大大提高。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西城区新开通用试验厂,未经北京市西城区新开通用试验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016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