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U形电磁铁无效
申请号: | 94201639.4 | 申请日: | 1994-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069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0-26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崔英华;王国强;何力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汽轮机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7/06 | 分类号: | H01F7/0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振刚 |
地址: | 150036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磁铁。
用于制动器的三相交流电磁铁一般采用“E”型结构。磁流通面为等截面设计。为了消除剩磁,必须在动铁铁芯上与静铁接合部留有消磁气隙。动、静铁均采用硅钢片叠置而成,其不足在于:
(1)硅钢片叠合的铁芯,耐冲击性能差。经长期撞击容易造成动、静铁拍合面的卷曲变形,导致消磁气隙的消隙。可能出现制动器工作失灵,停车溜钩事故。
(2)在传统 设计中,为了确保电磁铁有效动作,必须加大磁流通面积用以提高动、静铁拍合面的抗撞击性,或者加装缓冲器,以减小动、静铁拍合撞击力。前者加大了铜铁消耗,后者增加了结构的复杂性,影响电磁铁动作频率。上述两种方法都使产品的成本增加。
(3)由于消磁气隙的存在,增加了电磁铁电耗和制造工艺的复杂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从解决电磁铁的剩磁入手,设计一种无消磁气隙的U型电磁铁,以克服上述E型制动器电磁铁存在的不足。
公知的电磁铁设置消磁气隙,目的在于消除剩磁。本发明创造意在取消磁隙,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去除剩磁。
本实用新型U型电磁铁,其组成包括有绕制线圈用的有贯通孔的线圈、围绕上述线圈布置的静铁、在电磁吸力作用下穿过所述线圈通孔的与静铁拍合的U型动铁,其特征在于:动铁的芯铁工作段截面大于静铁或动铁横梁截面,在静铁上两拍合面之间的磁路某一处去掉了部分金属,动静铁拍合面无去磁气隙。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完善是,所述的线圈采用短式线圈,动、静铁拍合面位于线圈螺线管管外,离开线圈作用位置一定距离。静铁无磁引导段,呈“一”字形,动、静铁均采用整体钢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静铁截面较动铁铁芯小,在其磁路上又去掉部分金属,增大磁路磁阻,限制了过量磁通的通过,从而也减小了由此而造成的过大的剩磁。选用短式线圈,减小端面力陡升间隙,以及拍合撞击力。整体钢制作动、静铁具有抗撞击,不易卷曲变形优点。
图一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所述的U型电磁铁,其组成包括:绕制线圈2用的有贯通孔的线圈导套1、还有一个围绕线圈2布置的一字型静铁4、静铁4不设置伸入线圈导套贯通孔中的磁引导段,还有一个插入线圈导套1贯通孔的U型动铁3,动铁3在电磁吸力作用下与静铁撞击于拍合面5。拍合面5位于短线圈2螺线管管口外,并相距管口一定距离。在静铁4上两拍合面5之间的某一位置钻制小孔6,静铁的芯铁截面在小孔6处局部缩小。静铁截面应小于动铁截面。以MZJI系列,1.5Kg力级、50mm行程的高效、节能制动电磁铁为例。采用传统的等截面设计芯铁面积为28×28,实测剩磁15Kg,为满足国家标准关于MZSI系列制动电磁铁剩磁不大于50%额定负载的要求,本发明将静铁截面减小为28×18,在静铁正中位置开φ12通孔,实测剩磁仅
5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汽轮机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集团公司,未经哈尔滨汽轮机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016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