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油冷却器无效
| 申请号: | 94200678.X | 申请日: | 1994-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4415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4-12 |
| 发明(设计)人: | 施纯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纯智 |
| 主分类号: | F01M5/00 | 分类号: | F01M5/00 |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梧 |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油 冷却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于具有强制空冷引擎的摩托车上的机油冷却器,特指构造简单、缩短油路且节省空间而能达到冷却效果的机油冷却器。
四行程强制空冷引擎的引擎及机油温度太高,常造成引擎无法发挥性能而影响引擎效率,故常设置机油冷却器。习知的机油冷却器多设计于机摩托车的前盖内,因冷却器距引擎太远而衍生了油路安置复杂、及油路成本高昂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缩短油路、构造简易、节省空间的新型机油冷却器。
上述的目的由本实用新型的机油冷却器实现,该强制空冷引擎具有引擎罩盖、汽缸、曲柄轴驱动的冷却风扇及风扇盖、汽缸及曲柄轴驱动风扇位于该引擎罩盖及该风扇盖所形成的密闭空间内,其中,机油冷却器安装于风扇、汽缸及风扇盖所围成的空间中,风扇所抽入的冷空气被该引擎罩盖及风扇盖封闭空间导引,先流经该机油冷却器外部,强制冷却机油,再流过汽缸、冷却引擎,最后由引擎罩盖上所预留的出口排出引擎外。
曲轴箱的热机油被机油泵顺机油输入油管进入机油冷却器,经冷空气冷却后的机油,再由机油输出油管流回曲轴箱,如此不断循环,而达到冷却机油的目的。而机油冷却器的材料可为各种具有高热传导系数的金属,如压铸铝或铜管。
本实用新型的机油冷却器因风扇以曲柄轴驱动,其转速与引擎转速相同,冷空气的流量亦随引擎转速变化而自动调节,因此不但能达到冷却机油的效果,亦兼具构造简单、缩短油路及节省空间进而降低成本等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冷却器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是速克达型摩托车引擎部及冷却风扇部侧面剖视图;
图2是速克达型摩托车引擎部及冷却风扇小角度旋转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压铸铝制成的机油冷却器安装于冷却风扇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铝管制成的机油冷却器安装于冷却风扇部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机油冷却器5安置于一速克达型摩托车引擎1及一冷却风扇机构2所形成的封闭空间内,且位于汽缸头4之前。该冷却风扇机构2是由引擎驱动的曲柄轴14来驱动冷却风扇的扇叶9旋转,并将冷空气由风扇盖12的风扇盖通风口11吸入。机油冷却器5将机油由机油泵(未图示)抽出,再经由曲轴箱(未图示)的油路输送到螺栓8,并由螺栓8的油孔进入机油输入油管6,最后流经机油冷却器5。此时,由风扇吸入的冷却风经引擎罩盖13和风扇盖12所界定的封闭空间,吹向该机油冷却器5外部,以降低其温度,并达到冷却效果,然后再吹向引道中的汽缸3及汽缸头4,使引擎1冷却,最后由该引擎罩盖13的出口排出热空气。同时,冷却后的机油输出油管7流回曲轴箱的油路系统。
如图3及图4所示的实施例与图1及图2所示的实施例类似,仅将其机油冷却器5的材料及形状改变,图3所示的实施例是以具有散热片的压铸铝作为机油冷却器5的材料。而在图4中,是以铜管弯折,且机油在管内流动,并用螺栓15固定于汽缸上,以避免振动产生噪音并断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纯智,未经施纯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006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