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型电动吸引器无效
| 申请号: | 94200563.5 | 申请日: | 1994-0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263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0-26 |
| 发明(设计)人: | 吕文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文志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 代理公司: | 湖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盛华 |
| 地址: | 430081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电动 吸引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类,具体地属于抽吸耳、鼻中分泌物的医疗器械。
患化脓性中耳炎、慢性鼻炎的患者,耳、鼻中的分泌物很多,使患者非常痛苦,为排除其中的分泌物必须有相应的吸引器。但现在所用的吸引器或结构复杂、造价高,或使用不方便,且大部分只能适于医院采用,而不能由患者在家庭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目前没有合适的微型电动吸引器的情况,旨在设计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使用方便,不仅适于医院,也适于家庭采用的微型吸引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微型电动吸引器,由电机、传动机构、抽气泵体组成。电机1外接偏心轮2,偏心轮的偏心轴上固接阀杆3,薄膜4置于阀杆顶部,并紧固在泵体上盖9和下盖14之间。薄膜上部为空腔,空腔上部开有下排气口5、下吸气口7。下排气口、下吸气口口部置排气阀6、吸气阀8。排气阀,吸气阀上部空腔通过上排气口11,上吸气口13与外部相通。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采用薄膜泵。泵体上、下盖9、14螺纹连接,将薄膜4紧卡在其间。上排气口11,上吸气口13开在上盖的排气嘴10、吸气嘴12上,排气嘴、吸气嘴螺旋旋固在阀体上盖9内。
市电220V电压经变压器B降压,再经桥式整流、滤波变化为较平稳的直流电压供电机使用。电路中配有接通、指示电源接通的开关K、指示灯D。
工作时,接通电源,开启开关K,D亮,电机1转动,偏心轮2跟着一起转动,偏心轮前面的偏心轴带动阀杆来回往复运动,并使薄膜4向上鼓起、落下。当薄膜向上鼓起时,吸 气阀8被压紧关闭,排气阀6被冲开,腔体内的空气被排出。当薄膜向下复位,排气阀被吸紧关闭,造成一定的负压,吸气阀被吸开,吸气阀外的空气被吸入。此过程周而复始地进行,即能达到连续抽气的目的。使用时用橡皮管将吸针接在吸引器的吸气嘴上,再将吸针置于耳道或鼻腔中,即可将其内的分泌物抽吸出来。
本吸引器结构设计合理,采用薄膜泵,造价低,易于加工、维修、使用方便,不需要润滑油。本吸引器的抽气负压大于350mmHg,空载时流量大于2L/mln,总重量小于1.5kg,尺寸约220×170×70mm3。
本实用新型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临床应用,认为本器械小巧轻便、携带便利、使用极为方便,特别适合于抽吸化脓性中耳炎中耳道、鼻腔等分泌物,效果良好。本实用新型既可在医院作治疗用,也可作为家庭的保健用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文志,未经吕文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005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木质立体墙裙装饰材料
- 下一篇:防寒医疗耳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