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截面轧机前立辊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94200308.X | 申请日: | 1994-03-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228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1-23 |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海;王晓彬;袁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鸿 |
| 主分类号: | B21D11/10 | 分类号: | B21D11/10;B21B27/00;B21B1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截面 轧机 前立辊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板簧加工的机械设备中的部件,是用于生产汽车变截面板簧的专用轧机上的部件,为一种变截面轧机前立辊机构。
以前,汽车板簧多年来一直采用传统的等截面板簧即塔簧。近年工业发达的国家研制了一种新型板簧即变截面板簧,这种变截面板簧是按等强度梁原理设计的,中间厚两端逐渐变薄,只用1至3片就可以代替传统的5至8片等截面板簧。这种板簧由于节省金属原料且具有疲劳寿命长等优点已正在普遍推广,我国现在生产的变截面板簧大都采用辊锻机成型,这种工艺和设备都很落后,其主要缺点是:手工操作、单件生产、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产品尺寸精度难以保证,且模具加工(即锻辊)困难、磨损后不易修复、成本高等。
现有生产汽车板簧的轧机有许多种,所生产的板簧有等截面板簧和变截面板簧。这种原始的等截面板簧用于车辆上所用的材料较多、成本较高并且大大地增加了车辆的自重;现有车辆所用的板簧大都被变截面板簧替代,生产这种变截面板簧的机械设备除原始的生产工艺机械外还有许多半自动加工机械设备:如中国专利局受理并公开的申请号为9220014.0、发明名称为轧制双根变截面板簧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其主要征在于在两个立辊之间装有一对中间立辊,中间立辊固定架与横梁、底座连接,在送拉料装置的压板之间装有隔板。这种方式主要是同时能轧制两根变截面板簧,但其主要的加工机械部分与现有的设备类似,由于没有设置前立辊机构因而加工的产品质量较低,产品报费率较高。另外,近年许多厂家引进了英国HILLE公司的变截面轧机,该轧机虽然克服了辊锻机所存在的缺陷,但还存在以下的几个问题:
1、采用一套复杂的气动机械手上、下料,要单独设气源,机械手本身的结构复杂、造价高,且动作缓慢,使生产的辅助时间延长,因而生产效率低;
2、该轧机没有前立辊,最后一次的宽度无法控制,轧件宽度尺寸不能保证,钳口送料时没有导向,容易送歪轧件,造成侧弯等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情况而提供一种设有前立辊机构的、用于生产汽车变截面板簧的变截面轧机上的变截面轧机前立辊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变截面轧机前立辊机构是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变截面轧机前立辊机构,是用于轧制汽车变截面板簧的专用轧机上的。在上、下工作辊的正前方工作辊缝处安有前立辊机构。前立辊机构包括有前立辊、前立辊支座、前立辊支承座、顶轴、顶丝、摆动支承臂。前立辊支座通过前立辊支承座安装在机架上,顶轴顶住前立辊支座以控制前立辊之间的辊缝;在前立辊支座上挂有一弹簧,弹簧的另一端通过机架上的吊环螺钉固定在机架上;弹簧与顶轴对前立辊支座施加两个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使前立辊支座稳定,以保证前立辊之间的辊缝一定。
本实用新型的变截面轧机前立辊机构具有以下的优点:
1、用计算机进行控制,生产过程中全部自动化;
2、生产的产品尺寸精确度较高;
3、模具加工及更换方便,本实用新型的前立辊,采用无限冷硬球墨铸铁制成,加工制作方便、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当辊粗糙而影响产品质量时,可以用车削或磨光后重复使用;
4、本轧机带有前立辊,在送料时起导向作用,可保证轧件与工作辊中心线垂直,不会因送料歪斜而使轧件产生侧弯。
下列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变截面轧机前立辊机构的机械结构及其技术内容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前立辊机构安装在变截面轧机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为图3的B-B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的变截面轧机前立辊机构,是用在轧制汽车变截面板簧的专用轧机上的,参见图1、2、3,在上、下工作辊的正前方工作辊缝处安有前立辊机构。前立辊机构包括有前立辊1、前立辊支座2、前立辊支承座3、顶轴4、顶丝5、摆动支承臂6。前立辊支座2通过前立辊支承座3安装在机架上,顶轴4顶住前立辊支座2以控制前立辊之间的辊缝;在前立辊支座2上挂有一弹簧7,弹簧的另一端通过机架上的吊环螺钉8固定在机架上;弹簧7与顶轴4对前立辊支座2施加两个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使前立辊支座稳定,以保证前立辊之间的辊缝一定。参见图3,摆动支承臂6与前立辊油缸9连接,用来调整前立辊1之间的辊缝;前立辊油缸9通过油缸铰链座10安装在机架1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鸿,未经袁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003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电子防盗报警点火器
- 下一篇:一种液体燃料家用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