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少串话干扰的连接器无效
| 申请号: | 94194884.6 | 申请日: | 1994-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79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6-13 |
| 发明(设计)人: | D·R·平尼;K·施坦顿 | 申请(专利权)人: | ITT工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719 | 分类号: | H01R13/719;H04B3/32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凯,傅康 |
| 地址: | 英国北***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减少 干扰 连接器 | ||
1.一种电气连接器包括至少四个延伸于输入和输出端子(12、13)之间的接头(3、4、5、6),其特征在于该接头为不同的特定信号载运线对的接头(4和5,3和6)在相距最远接头(3和5,4和6)之间设置一交叠,此交叠在其间形成电容耦合,用于产生串话干扰,该串话干扰与产生于不同特定信号载运线对中相距最近接头(3和4,5和6)间的串话干扰相抵,从而减少总的串话干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电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相距最远接头(3和5,4和6)中的其中一个(3、6)可以使用一种水平延长部分,覆盖在另一线对的相对应的接头(5、4)上,用以在其间形成交叠和电容耦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说的电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相距最远接头中的另外一个(5、4)有一部分(15C、15B)表面积较大,所述水平延长部分(16C、16B)覆盖其上,由此增强其间的电容耦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连接器的接头(3、4、5、6)要横向分开,其相距最远的接头(3、6)定为信号运载线对,其横向延伸的部分(16C、16B)向内伸展。
5.根据上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说的电气连接器包括多个接头,其特征在于任何四个或更多的所述接头构成线对,使用其它线对中相距最远的接头的交叠在其间形成电容耦合,产生串话干扰,该串话干扰与产生于其它线对中相距最近接头间的串话干扰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说的电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两个附加信号载运线对接头(1和2,7和8)分别被配置在上述四个接头(3、4、5、6)的两侧,该四个接头中的外侧接头(3、6)跨接到最近的附加线对的最远接头(1、8),在其间形成耦合,产生串话干扰,此串话干扰与产生于外侧接头(3、6)和与附加线对(1和2,7和8)相距最近接头(2、7)间的串话干扰相抵。
7.根据上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说的电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接头(1-8)可设置在一种绝缘隔离物的两侧上,以便在交叠的接头之间构成一层介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说的电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隔离物(17)为聚酰亚胺薄膜。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说的电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接头是由一片导电材料冲压成形的复杂导线框架(10、11)的一部分,导线框架安装于绝缘隔离物(17)的相反两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说的电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接头的一端为叉形,构成隔离位移连接器(22)的叉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说的电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接头的另一端为伸长的尾端(12)。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说的电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上安装有导线框架(11、12)的绝缘隔离物(17)被矩形块(20)密封,接头末端由此延伸出来。
13.权利要求12所说的电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确定隔离位移连接器(22)的末端向上弯曲,基本呈直角,尾端(12)向矩形状块(20)的后下方弯曲。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说的电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塑料材料的密封形状为矩形块(20),其中独立的槽口(21)基本上沿隔离位移连接器(22)平行延伸用于接收将要截断的导线的末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说的电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个绝缘基座(24),其形状恰使带尾端(12)矩形块(20)的一端滑插入其中,并容纳之,基座中槽口(26)的间隔与从块(20)伸出的尾端(12)的相同,使得当块的尾端部插入时,每个槽口能接收一个尾端,并在插入中及插入后引导和分离尾端,尾端保持在倾斜位置,作为基座另一面的插入口中的接头,用以接收匹配连接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说的电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提供了一种矩形的张力释放元件(23),其形状类似于矩形块(20)并具有槽口(24A),该元件用于接纳和支持隔离位移连接器(22)端头,并有效地与块(20)连接,由此,它可与块(20)一起滑入基座(24)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说的电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基座(24)、块(20)或张力释放元件(23)都安装有配合锁定部件(27、28),以将块或块与张力释放元件保持于基座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ITT工业有限公司,未经ITT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9488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丙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自适应正交变换编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