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化学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4193861.1 | 申请日: | 1994-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358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1-12 |
| 发明(设计)人: | T·L·凯布尔;M·A·佩特里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技术管理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8/10 | 分类号: | H01M8/10;H01M2/00;H01M2/14;H01M4/58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天正,邹光新 |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化学 装置 | ||
1.一种电化学装置,具有一种排列在电池中的氧电极和燃料电极之间的固态电解质,以及至少一个同正对着该电解质的各电极中的一个电极的表面相接触的分隔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电极带有增强的固定在50%-90%范围内的互连多孔性以基本消除电池中的气体倒流,上述的至少一个增强的多孔性电极邻接于靠近电解质的电接触区。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增强的固定的互连多孔性包含在带有小于约5.43kPa/厘米(2psi/英寸)压降的至少一个电极上提供气流的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的氧电极和燃料电极二者都具有上述增强的固定的互连多孔性。
4.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的电解质在靠近氧电极的电解质表面上有一个氧电极材料涂层,而且电解质在靠近燃料电极的电解质表面上有一个燃料电极材料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的电化学装置具有一个排列在电解质和上述至少一个增强了多孔性的电极之间的反应微滑移区,其中的反应微滑移区带有平均直径比增强多孔性电极中的孔径更小的互连孔。
6.根据权利要求5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反应微滑移区邻接于氧电极并含有同氧电极基本相同的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的电解质在靠近氧电极的电解质表面上有一个氧电极材料涂层。
8.根据权利要求5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反应微滑移区邻接于燃料电极并含有同燃料电极基本相同的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8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的电解质在靠近燃料电极的电解质表面上有一个燃料电极材料涂层。
10.根据权利要求5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反应微滑移区含有一个整体元件。
11.根据权利要求5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带有一个排列在氧电极和电解质之间的第一上述反应微滑移区和一个排列在燃料电极和电解质之间的第二上述反应微滑移区。
12.根据权利要求5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个平面形的固态电解质燃料电池。
13.根据权利要求5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增强了多孔性的电极上有多孔性梯度,以使增强多孔性电极的孔径较小部分邻接于反应微滑动区。
14.根据权利要求5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的氧电极和燃料电极二者都具有上述的增强的固定互连多孔性。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个主要包含排列在氧电极和电解质之间的与氧电极相同的材料的第一反应微滑移区,以及一个主要包含排列在燃料电极和电解质之间的与燃料电极相同的材料的第二微滑移区,其中的第一微滑移区和第二微滑移区带有平均直径比相邻增强多孔性电极中的孔径更小的互连孔。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的电解质在靠近氧电极的电解质表面上有一个氧电极材料涂层,而且电解质在靠近燃料电极的电解质表面上有一个燃料电极材料涂层。
17.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电化学装置包括一种由至少二个固态电解质燃料电池组成的组合件,每一个上述的燃料电池具有一个排列在氧电极和燃料电极之间的固态电解质,而且其中分隔器是集成式分隔器,具有在连续多孔性的第一和第二区域之间的一个不连续多孔性的区域,该集成式分隔器排列于其间并同上述的至少二个燃料电池电接触。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组合件中连续多孔性的集成式分隔器第一区域构成二个燃料电池中的第一个电极,而连续多孔性的集成式分隔器第二区域构成二个燃料电池中的第二个反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技术管理公司,未经技术管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9386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