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座阀的无泄漏开关方法和实现这种方法的密封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4193461.6 | 申请日: | 1994-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73C | 公开(公告)日: | 1999-04-21 |
| 发明(设计)人: | 汉斯·奥托·米特;于尔根·施赖伯;马库斯·帕夫利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托·塔琴哈根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1/44 | 分类号: | F16K1/44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郑修哲 |
| 地址: | 联邦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座 泄漏 开关 方法 实现 这种方法 密封 装置 | ||
1.一种双座阀的无泄漏开关方法,其中采用一种在做成滑阀形的闭合元件内的径向密封材料,第一个做成滑阀形的顺序设置的第一闭合元件(3)和一个能相对于第一闭合元件运动的第二闭合元件(4),其中两个闭合元件(3、4)在阀的闭合位置防止液体从阀壳体的第一部分渗到第二部分,并不管在闭合还是在开启位置都围成一个与阀的外界相通的泄漏空腔。其中带径向密封材料(1)的第一闭合元件(3)
——在闭合位置密封地包容在基本上是圆柱形的阀座面(5)之内,
——在开启位置对与第二闭合元件(4)密封地隔离,
——在它的开启运动过程中,在它开启以前与第二闭合元件(4)达到密封啮合。
其特征在于:径向密封材料(1)这样设置,使它在阀开启过程中一方面在圆柱形阀座面(5)内移动并保持密封,同时设置在第二闭合元件内的密封材料(2)以径向密封材料(1)的尾部(E)或以第一闭合元件(3)的尾部(3d)进入密封啮合,在后续的开启运动中和接着的开启位置尾部(E)或(3d)被密封件(2)密封地包围。
2.按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两个密封材料(1、2)之间或密封材料(2)和第一闭合元件(3)之间实现形状和/或受力相配的密封啮合,这个啮合通过确定闭合元件(3、4)相对运动的止挡限定。
3.按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密封件(2)到它相配的阀座面(5a)上的贴合,从半径方向看,从内侧开始,从那里向外径向前移直到密封材料(2)的端部贴合在阀座面(5a)上。
4.实现按权利要求1的方法的密封装置,在一个带两个顺序设置的、相互能相对运动的闭合元件(3、4)的双座阀内,两个闭合元件在阀的闭合位置防止液体从阀壳体的第一部分渗到第二部分,并不管在闭合还是开启位置围成一个泄漏空腔(b),它与阀的外界相连,带一个做成带径向密封材料(1)的滑阀活塞的第一闭合元件(3)和一个做成带轴向密封材料(2)的盘形阀座的第二闭合元件(4),其中滑阀活塞(3)
——在闭合位置密封地包容在基本上是圆柱形的阀座面(5)内,
——在开启位置与第二闭合元件(4)密封隔离,
——在它的开启运动中,到达开启位置前,与第二闭合元件(4)达到密封啮合,
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个与轴向阀座面(5a)共同起作用的轴向密封面(2a),并附加地有一个与径向密封材料(1)的一个密封面(1a)的尾部(E)或者第一闭合元件的尾部(3d)共同起作用的径向密封面(2b),在闭合元件(3、4)相互啮合时径向密封面(2b)密封地包围各个尾部(E)或(3d)。
5.按权利要求4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径向密封材料(1)有一个略微弯曲的凸拱形密封面(1a)。
6.按权利要求4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密封材料(1、2)各自做成整体的弹性体密封件(1*或2*),它形状和受力相配地分别埋在一个直到槽底(3b或4b)不断加宽的槽(3a或4a)内,同时密封件(1*)做成大体积的密封环。
7.按权利要求6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密封件(1*)在从槽(3a)中突出的部分(1b)向两边突出超过槽边(3c),在那里各自径向支承在滑阀活塞(3)上。
8.按权利要求4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密封材料(2)或者密封件(2*)的径向密封面(2b),在阀开启方向看,锥形收缩。
9.按权利要求4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密封材料(2)或密封件(2*)的轴向密封面(2a),在半径方向看,具有一个从内向外逐渐抬高的走向,并与径向密封面(2b)一起形成一个公共的环形密封棱(K)。
10.按权利要求4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闭合元件(4)具有一个与圆柱形阀座面(5)同心并与它等直径的孔(4d)。
11.按权利要求4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闭合元件(4)具有一个与圆柱形阀座面(5)同心的孔(4d),它的内径D4做得比圆柱形阀座面(5)小或大一个双倍径向间距a,这里0<a≤0.5mm,最好a=0.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托·塔琴哈根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未经奥托·塔琴哈根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9346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定向结构刨花板制作方法
- 下一篇:弯拱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