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聚合物放大维生素B12吸收系统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4192682.6 申请日: 1994-05-24
公开(公告)号: CN1126441A 公开(公告)日: 1996-07-10
发明(设计)人: G·J·罗素-琼斯;S·W·韦斯特伍德;A·R·高尔德;B·V·麦英纳特 申请(专利权)人: 澳州生物科技公司
主分类号: A61K47/48 分类号: A61K47/48;A61K31/68;A61K38/00
代理公司: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关立新,张元忠
地址: 澳大利亚新***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使用 聚合物 放大 维生素 b12 吸收 系统
【说明书】:

发明背景

本发明涉及用维生素B12(VB12)吸收系统对肽和蛋白质药物的口服释放。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用聚合物放大吸收系统。

过去在治疗系统疾病中,作为药物的肽(如LHRH(促黄体素释放素)及其类似物)或蛋白质(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红细胞生成素(EPO)及胰岛素)几乎不能成功地经口服途径给药。通常,有效的口服给药所需的肽剂量是非肠道给药的100至1000倍,这使得这些制剂通过此途径给药非常昂贵。不成功的根本原因有两点。首先,肠道内环境有高度的蛋白水解活性,可迅速降解大部分肽。其次,单个氨基酸及二肽有确定的吸收机制而没有多肽通过粘膜上皮转运到循环中的一般机制。不仅如此,此膜为阻止多数外来蛋白质吸收进入此环境的总屏障。于是,虽然肽可修饰成耐肠道中酶破坏的形式,但如果肽不能随后通过粘膜屏障并进入系统循环,那么这种修饰就没有多少价值。

当前发明者的近期工作(描述于PCT专利申请PCT/AU86/00299(WO87/02251))已提供了克服粘膜屏障的方法。这种方法利用调节维生素B12(VB12)吸收机制的天然固有因子(IF)。VB12为天然存在于饮食中的分子,其可从肠道中主动吸收。在此过程中,它首先结合到小肠上部中的固有因子(IF)上。[VB12-IF]配合物通过小肠并与回肠上皮表面的IF受体结合。然后整个[VB12-IF-受体]配合物通过受体介导的胞饮作用内在化,一定时间后VB12出现在血清中。

PCT专利申请PCT/AU86/00299(WO87/02251)描述了为VB12与多种药物及肽/蛋白质药物结合提供适当官能团的化学修饰VB12的方法。当配合物[VB12-药物]口服给药时,有可能利用天然IF-介导VB12的吸收系统转运药物到循环系统中。

这种总的VB12吸收机制的一个主要限制是每餐可转运给受者的药物剂量很低。此剂量直接与每餐可吸收的VB12的量成正比。这样对于小鼠和鼠只可能每剂量转运20-40p摩尔左右的药物,而对人能转运的药物量约为1n摩尔。虽然此吸收水平对转运一些物质(如LHRH拮抗剂、降钙素及EPO)的药物活性剂量是足够的,但仍不足以转运足够起药学作用量的蛋白质(如GCSF和胰岛素)。于是需要扩大VB12转运系统的吸收能力,并至少要扩大10倍。

聚合物被建议用于活性制剂的给药。通过含芳族重氮键的间隔基将带侧链的基团连接到骨架上的聚合物是已知的。这些聚合物多数被特殊设计成在结肠的细菌释放的偶氮还原酶裂解重氮基后释放带侧链的侧基。但是已证明这些聚合物不适合通过口服给药系统地转运药物,因为这些聚合物-药物配合物不能从肠道整个吸收,而在通过结肠酶裂解重氮键后,只是将其中的药物转运到结肠。少量的释放药物可最终到达循环中,但到达循环中的量几乎没有临床意义。

人们也提出连接多种细胞毒药物的聚合物。通过使用特定抗体或糖部分,这些聚合物靶向于癌细胞。一旦药物-聚合物到达靶组织,配合物被靶细胞吞噬,带侧链的药物通过溶酶体酶的作用或通过细胞间谷胱甘肽裂解连接药物的二硫键释放。但是,这些药物的口服给药没有带来药物-聚合物配合物由肠道至循环系统的显著吸收。

本发明概述

本发明的目的是描述一种新的与VB12分子或其类似物或衍生物共轭的药物/药物-聚合物共轭物。这些VB12-聚合物-药物共轭物适于口服给药,因为它们可利用上述VB12转运系统吸收并具有增加通过VB12吸收机制转运的药物制剂的量的额外优点。

配合物具有通式

    (V-Q)n-P-(Q′-A)m其中V是选自维生素VB12或其类似物的可结合天然固有因子(IF)的载体;n是配合物中V的摩尔取代比率,并为1.0至约10的数字;P是药物可接受的聚合物;A是药物活性物质;m是配合物中A的摩尔取代比率,并为大于1.0至约1000的数字;Q和Q′是独立的共价键或通过共价键连接V、P及A的间隔化合物。

优选实施方案的说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澳州生物科技公司,未经澳州生物科技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926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