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收制冷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4191602.2 | 申请日: | 1994-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74C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05 |
| 发明(设计)人: | 泷川孝寿;河合满嗣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金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25B15/00 | 分类号: | F25B15/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志平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吸收 制冷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双效制冷装置,该装置主要用水作制冷剂,应用溴化锂水溶液作吸收剂,包括蒸发器、吸收器、高温发生器、低温发生器和冷凝器。
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告No.昭63-251764中所公开的常规吸收致冷装置示于图3,它包括:具有致冷剂施加器I和水冷却管W的蒸发器A;吸收器B,它配置在同一个容器U中,与蒸发器A相邻,其间隔着分离器M,该吸收器装有浓缩液施加器S和冷却水管R;高温发生器C,它通过溶液泵G、低温热交换器L和高温热交换器H与吸收器B相连接,同时用燃烧器V作热源,以便从已经通过吸收器B吸收大量致冷剂的释稀液产生致冷剂;低温发生器D,它具有其中穿过在高温发生器C中产生的致冷剂蒸气的加热器K,以便从中等浓度的溶液产生致冷剂,这种中等浓度的溶液是由高温发生器C产生的并穿过高温热交换器H;和冷凝器E,该冷凝器与低温发生器D一齐配置在同一个容器T中,以便用冷却水管J冷凝在相应发生器C、D中产生的致冷蒸气,该冷却水管J配置成连接在吸收器B中冷却水管R的后面部分上。在蒸发器A中喷啉的致冷剂被蒸发,因而使待输送到冷却负载的被冷却水通过水冷管W。
在上述结构中,调节燃料控制阀X的启开程度可以改变由燃烧器提供的热量。被冷却水的出口温度由装在水冷管W出口的温度检测装置Y检测。阀X的启开程度根据表示冷却负荷的被冷却水的温度的变化通过控制器F控制,如图4所示。当外界空气温度相同但温度较低时,实际负荷降低,因而可以减少燃烧器所加热量,以便节省能量。因为如此,在常规的致冷装置中,在外边的冷却塔(未示出)下游的冷却水的入口温度用温度检测装置Z检测(该入口温度与湿度值相关)使得当冷却水的入口温度低时,启开程度的改变相对于被冷却水的出口温度形成缓缓的斜坡,并且启开程度的上限被减少到具有较小值。
但是,根据这种常规结构,在冷却水的入口温度低时,燃料控制阀X的启开程度只能在较小程度上进行均匀调整。由于这样,热量由冷却水的入口温度控制和限制,即使在例如于冷却水温度低的状态下进行开机,要求进行有关的100%燃烧以便快速过渡到正常操作时,或者为了快速响应负荷的快速增加需要发挥全部致冷能力时,也是这样。这样便产生了致冷能力不能充分发挥出来而使响应延迟的问题。
另外,在这种结构中,因为当冷却水的入口温度低时在高温发生器C中的热量受冷却水入口温度的限制,所以这种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温发生器C中的压力增加,但是不适应于异常情况,例如空气等混合溶液管道系统或产生了大量氢气的情况。
按照本发明,高温发生器的最大允许温度原则上由冷却水的入口温度决定,而热量基本上按照冷却负荷的变化例如被冷却水的出口温度的变化进行控制。仅当高温发生器中的温度超过由冷却水入口温度决定的最大容许温度时,才减少主要由冷却负载决定的热量。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收致冷装置,该制冷装置由于在起动操作时可以得到适当的控制而改进响应特性,由于在冷却水温度低时可以抑止多余的制冷能力而节省能源,而且在发生异常情况例如在产生了大量氢气的情况下,不管冷却水的温度如何,可以避免高温发生器中压力上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吸收致冷装置包括:蒸发器1,用于蒸发致冷剂以取出输送到冷却负荷的已散出的热量;吸收器2,用于将蒸发器1蒸发的致冷剂吸收到溶液中;高温发生器3和低温发生器4,二者均用于使通过吸收器2吸收致冷剂的溶液产生致冷剂;冷凝器5,用于冷凝由发生器3、4产生的致冷剂;和加热控制装置32,用于根据冷却负荷的变化控制高温发生器3中由热源31产生的热量,上述吸收冷装置还包括:第一温度测量装置7,用于测量流过吸收器2中的冷却水管23的冷却水的温度;第二温度测量装置8,用测量高温发生器3的温度,温度范围设定装置9,用于按照由第一温度装置7测量的值的变化、大和小设定高温发生器3的最大容许温度;和加热约束装置10,用于在第二温度测量装置8的测量值超过由温度范围设定装置9设定的最大容许温度时向加热控制装置32发出减少热量的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达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916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废油纯化的方法与装置
- 下一篇:判定量化参数的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