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α-氧化铝粉末的制造方法及其由该方法得到的α-氧化铝粉末无效
| 申请号: | 94120185.6 | 申请日: | 1994-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91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08 |
| 发明(设计)人: | 毛利正英;田中绅一郎;泽边佳成;小川洋;松田宪雄;内田义男;渡边尚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1F7/02 | 分类号: | C01F7/02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大建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铝 粉末 制造 方法 及其 得到 | ||
本发明是关于粒径和形状可控的,粒度分布狭窄、卤素含量低的α-氧化铝粉末的制造方法,和利用该方法制得的α-氧化铝粉末。
α-氧化铝粉末广泛用作研磨剂原料、烧结体原料,虽然已知过去有种种制造方法,但存在以下种种问题。
例如,用在特开平3-131517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熔化法)制得的α-氧化铝是六方密实晶格,当把平行于α-氧化铝的六方晶格面的最大粒子直径取为D,垂直于六方晶格面的粒子直径取为H时,只能合成D/H比为5-40的六角板状粒子,而且具有形状不均匀的问题。
用英国专利990801号和德国专利1767511号中记载的方法制得的α-氧化铝,形状不均匀,粒度分布广、使用特公昭43-8929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制得的α-氧化铝,虽然杂质少,但粒度分布广,等问题。
再有,特公昭57-22886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将氧化铝磨料作为晶种添加,虽然能够控制α-氧化铝的粒径,但在其制造中由于要求高压下,而且时间长,所以不能说在工业上是效率良好的方法。
再有,使用特开昭59-97528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制得的α-氧化铝,平均粒径为1~10μm,如前所述的D/H是接近于1的形状,但制造时作为矿化剂使用的硼或氟仍残留在α-氧化铝中,所以含有很多烧结时生成的凝聚体。
如上所述,到目前为止所知道的制造方法,由于难以控制所获得的α-氧化铝的粒径,且形状也不均匀,还含有很多多结晶体的凝聚粒子,粒子分布很广等理由,所以存在填充性能低,不能均质地填充等问题。
本发明者们经过重复认真研究,结果发现将过渡氧化铝或氧化铝化合物,通过在含有0.1(体积)%以上卤素的气氛气体中进行烧结,可以得到粒径和形状可以控制,并很容易获得粒度分布狭窄的α-氧化铝粉末,继续对其进行脱除卤素,可维持上述优良特性,而且可以获得卤素含量低的α-氧化铝粉末。
发现这样获得的α-氧化铝粉末,具有高填充性,并能均质填充的特性,而且,由于卤素含量低,能有利地用作高纯度烧结体原料、研磨材料、陶瓷过滤器等多孔体用的原料,单结晶原料,至此完成本发明。
本发明是关于α-氧化铝粉末的制造方法及其用该方法获得的α-氧化铝粉末,其特重在于将过渡氧化铝或氧化铝化合物,或它们的混合物,在卤化氢气、卤素气体或它们的混合气体浓度为0.1(体积)%以上的含有卤化氢气体气氛、含卤素气体气氛或含有卤素气体和水蒸汽的气氛中进行烧结,并从获得的烧结物中除去卤素。
以下将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中的是具有上述特征的α-氧化铝粉末,是通过将过渡氧化铝或氧化铝化合物或它们的混合物,作为原料粉末,在含有0.1(体积)%以上的卤素的气氛中烧结后,继续进行脱除卤素,而可以获得。
作为本发明方法中的初始原料,可以使用过渡氧化铝、氧化铝化合物,或它们的混合物。或者,根据需要在这些原料中添加晶种、形状控制剂、或晶种和形状控制剂。
此处所说的过渡氧化铝是指以Al2O3表示的具有多晶形氧化铝之中的,除α晶形以外的所有氧化铝,具体实例可举出γ-氧化铝、δ-氧化铝、θ-氧化铝等。
作为用作原料的氧化铝化合物可举出,如氢氧化铝、硫矾(硫酸铝)、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等所谓的明矾类、铵铝碳酸盐、利用铝的水中放电法而获得的氧化铝凝胶等过渡氧化铝的先躯体。
过渡氧化铝或氧化铝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并没有特殊限定,可使用公知的方法,例如热处理氢氧化铝的方法,分解硫酸铝的方法,分解明矾的方法、气相分解氯化铝的方法、分解铵铝碳酸盐的方法、拜耳法、加水分解有机铝化合物的方法,或者把从冷凝器等腐蚀废液中得到的铝化合物作为原始原料的方法,等等。
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将使用像拜耳法这样的在工业上廉价的方法,得到的粒子直径为10μm以上的氢氧化铝和过渡氧化铝用作原料,即可获得本目的α-氧化铝粉末。
根据本发明,利用添加晶种可控制α-氧化铝粉末的粒径。
不添加晶种的情况下,通常可以得到粒径为0.1~30μm的α-氧化铝粉末。这种情况下,可根据原始原料将粒径控制在某种程度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201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全反式聚异戊二烯醇的方法
- 下一篇:关于带压盖之容器的制造方法的改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