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熟料作矿化剂生产道路硅酸盐水泥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4118061.1 | 申请日: | 1994-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57A | 公开(公告)日: | 1996-05-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兴应;王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兴应 |
主分类号: | C04B7/02 | 分类号: | C04B7/02;C04B7/42;C04B7/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5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熟料 作矿化剂 生产 道路 硅酸盐水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水泥的生产方法,特别是立窑生产道路硅酸盐水泥的方法。
道路硅酸盐水泥为特种水泥,同时又是建筑施工中的优质水泥。为达到道路硅酸盐水泥国家标准(GB13693-92)生料配方中Fe2O3含量必须达到3.25%以上。目前立窑水泥厂所用生料的Fe2O3含量一般不超过2.4%,如果生料中Fe2O3含量达到3.0%,必然出现架窑,结圈,喷窑等重大恶性事故;如果Fe2O3含量达到3.6-4.4%,其后果更是不堪设想,架窑严重时使立窑报废,喷窑会导致人员伤亡。采用传统的技术,立窑是无法生产道路硅酸盐水泥的。
欲使熟料强度高,饱和比KH值要高,此时料特别难烧;欲使料好烧,Fe2O3含量也要高,此时又不可避免地出现架窑、喷窑等重大恶性事故。都存在着“用好煤、质量差、标号低”的问题,能耗指标也不尽人意。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窑生产道路硅酸盐水泥的方法,它在原有立窑生产的基础上,不需增加设备和投资,通过改变生料的配方和采用新的煅烧法,使水泥生产克服现有立窑生产中存在的上述缺点,生产出优质道路水泥。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在普通水泥立窑生产的基础上,在原料中加入熟料作为矿化剂,并相应地改进工艺配方及烧成技术。
以熟料作矿化剂,主要是用熟料中的C3S作晶核,因此,必须用优质熟料,其C3S含量应大于60%,矿化剂的掺入量为2-4%。本发明中用2-4%的熟料作为矿化剂与其它水泥原料同时进入生料磨进行粉磨。由于原料中加入了熟料,在生料粉磨成球时,每一个颗粒状的小圆球中均含有了熟料的颗粒,这些晶体的微料可视作“母体”,原料在窑中烧成时,C3S便会沿着“母体”快速生成。显然,C3S的提高会增加水泥的早期强度且易于粉磨,同时由于矿化剂-熟料的加入,可用2500大卡/公斤的煤生产,照样能成球并煅烧。
本发明的生料配方:生料中Fe2O3的含量为3.6-4.4%,饱和比KH:0.92-0.98,硅比N:1.3-1.7,铝氧率P:0.64-0.70。
作为矿化剂的熟料矿物组成C3S:60-65%,C2S:3-9%,C3A:1-5%C4AF:20-24%。
煅烧方法:采用小料球,半明火煅烧法,见火加料,料球球径2-4mm,料球水份14-16%。球小易烧透,窑的产量自然高。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立窑水泥厂采用本发明,在不改造设备,不投资,不停产,一切原、燃料就地解决的前提下,三天之内达到下列标的:
1.水泥安定性出磨立即合格。
2.熟料平均抗压强度62.5MPa。
3.窑的产量超过设计能力30%以上。
4.熟料热耗850-950大卡/公斤的熟料。
5.可采用2500大卡/公斤的煤生产,达以上指标。
6.水泥各项性能达到道路硅酸盐水泥国标(GB13693-92)。
同时,小球的热稳定性极佳,即使明火加料也不炸球。采用见火加料,看得见,窑面易调整,可做到不偏窑,不偏火,人工易于掌握。
本发明实施例:
例1:矿化加入量为3%,原料中Fe2O3的含量为3.6%,KH:0.95,N:1.6,P:0.7。采用φ2.0×8m的普立窑,所用煤的热值为2200-3000大卡/公斤,窑的班产由15吨熟料提高到35吨熟料,全年熟料平均抗压强度62.8MPa,水泥安定性出磨即合格,熟料热耗由1220大卡/公斤熟料降为930大卡/公斤熟料。
例2:矿化剂加入量为2%,原料中Fe2O3的含量为4.0%,KH:0.93,N:1.35,P:0.7。一座大小为φ2.2×8.5m的机立窑,年设计能力为4.4万吨,采用本发明之前年产325水泥2.8万吨,采用本发明后,年产5.4万吨道路硅酸盐水泥,平均抗压强度为65.8MPa,熟料热耗910大卡/公斤。
例3:矿化剂加入量为4%,原料中Fe2O3的含量为4.4%,KH:0.97,N:1.65,P:0.65。一座大小为φ1.5×6.5m的普立窑,采用本发明之前,年产600吨325水泥,采用本发明方法后,年产量达到2万吨道路硅酸盐水泥,熟料热耗由1150大卡/公斤熟料降为920大卡/公斤熟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兴应,未经李兴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80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片状口香糖
- 下一篇:蒸发式加湿器及其一体式加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