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幼儿用座无效
| 申请号: | 94117175.2 | 申请日: | 1994-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10A | 公开(公告)日: | 1995-08-23 |
| 发明(设计)人: | 音部哲朗;松本洋;佐佐木和弘;奥村和雅;佐藤一夫;户谷正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利马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2B7/12 | 分类号: | B62B7/12;B62B9/00;B60N2/28;A47D1/06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礼华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幼儿 | ||
1、一种幼儿用座,其设有:
座本体,包括座部和背部,且可载置在汽车座席上;
前部脚部件,设有可回转地设置在上述座本体上的前部轮臂以及安装在该轮臂前端上的一对前轮,其可选择地切换成收容在上述座本体侧方、上述座部下面的上方的收容位置和从上述座本体往下方突出的行走位置;
后部脚部件,设有可回转地设置在上述座本体上的后部轮臂以及安装在该轮臂前端上的一对后轮,其可选择地切换成收容在上述座本体侧方,上述座部下面的上方的收容位置和从上述座本体往下方突出的行走位置;
连接手段,安装在上述各前部脚部件和后部脚部件上,使所说脚部件在上述两位置间的切换连动,同时,上述前部及后部的两脚部件切换成收容位置时,其被收容在上述座本体的侧方、上述座部的下面的上方;
操作手段,设在上述连接手段上,用于将上述前部和后部脚部件的位置在上述两位置间进行切换。
2、按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幼儿用座,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手段设有安装在上述前部轮臂上的前部连接部件和安装在上述后部轮臂上的后部连接部件,这些前部及后部的连接部件通过轴相互连接。
3、按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幼儿用座,其特征在于,当操作上述操作手段切换成收容位置时,上述前部脚部件及后部脚部件通过上述连接手段连接,以朝相互接近方向回转。
4、按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幼儿用座,其特征在于,当上述前部脚部件和后部脚部件响应上述操作手段的操作而被切换成收容位置时,它们相互交叉。
5、按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幼儿用座,其特征在于,当上述前部脚部件和后部脚部件响应上述操作手段的操作而被切换成收容位置时,它们通过上述连接手段连接。以相互朝同一方向回转。
6、按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幼儿用座,其特征在于,进一步设有第1保持手段和第1解除手段,当上述前部脚部件及后部脚部件切换成行走位置时,第1保持手段用于使两脚部件保持在行走位置,当从行走位置切换成收容位置时,第1解除手段响应上述操作手段的操作而工作,用于解除上述第1保持手段对上述脚部件的保持。
7、按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幼儿用座,其特征在于,上述操作手段在上述座部的两侧方设有一对杠杆臂,它们通过轴可回转地安装在上述各连接手段上。
8、按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幼儿用座,其特征在于,进一步设有用于保持姿势的手势的手段,当上述前部脚部件和后部脚部件由上述第1保持手段保持在行走位置时,用于将上述两杠杆臂保持成从上述连接手段往上方延伸的姿势。
9、按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幼儿用座,其特征在于,上述用于保持姿势的手段包括设置在上述连接手段和杠杆臂之间、且进行赋势以使杠杆臂回转的赋势部件以及设置于上述座本体上、限制由上述赋势部件的赋势力所产生的杠杆臂的回转的限制部件。
10、按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幼儿用座,其特征在于,上述两杠杆臂形成弯曲状,其前端部朝上述座本体的前方延伸。
11、按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幼儿用座,其特征在于,上述座本体在其两侧部分别设有握持部件,各握持部件的中间部分离开座本体。
12、按权利要求11中所述的幼儿用座,其特征在于,上述各握持部件设在座部及背部之间。
13、按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幼儿用座,其特征在于,设有第2保持手段和第2解除手段,上述前部脚部件和后部脚部件切换成上述收容位置时,第2保持手段用于将两脚部件保持在收容位置,当从收容位置切换成行走位置时,第2解除手段用于解除上述第2保持手段对上述脚部件的保持,上述第2解除手段设有在握住设置于上述座本体的两侧部的一对握持部件中的至少一方的状态下可操作的操作杆。
14、按权利要求13中所述的幼儿用座,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保持手段分别设置在上述座本体的两侧部,上述操作杆设置在两握持部件上。
15、按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幼儿用座,其特征在于,设有上述两杠杆臂的保持手段,当上述前部脚部件和后部脚部件被收容在上述收容位置时,所说手段用于将上述两杠杆臂保持在从上方复盖上述前轮及后轮的一方的位置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利马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利马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717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碳当量高强度灰铸铁稳定添加剂
- 下一篇:镍/金属氢化物蓄电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