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烧烫散无效
| 申请号: | 94115853.5 | 申请日: | 1994-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77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6-2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志友 |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A61K35/32;A61K35/37;A61K33/10;A61P17/02 |
| 代理公司: | 陕西省商洛地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井晓奇 |
| 地址: | 711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烧烫散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配方。
烧烫伤,是一种经常发生的意外伤害事故。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种特效药和简单的治疗技术。常规治疗,十分复杂,需吃药、打针、植皮,病员痛苦大,疗程长,疗效差,特别是中、大面积的深II°度以上的烧伤,休克、感染、植皮修复“三关”治疗更困难,且死亡率高,即使存活,也留下严重的疤痕、毁容和残疾,有的甚至生活不能自理。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吃药、打针、植皮、疗程短、疗效高、止痛效果好且愈后不留疤痕、无任何毒副作用的治疗烧烫伤的纯中药制剂。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配方完成的:犀角3份、羚羊角3份,牛黄1份、寒水石6份、地榆3份、紫草6份、赤芍3份、三棱1.5份、莪术1.5份、野菊花1份、二花1份、黄莲2份、冰片1份、大青叶3份、连翘3份,以上组份经筛选、灭菌、粉碎成粉末状的散剂。
现给出该发明的实施一例,即按以下中药配方将其制作成散剂:犀角30g、羚羊角30g、牛黄10g、寒水石60g、地榆30g、紫草60g、赤芍30g、三棱15g、莪术15g、野菊花10g、二花10g、黄莲20g、冰片10g、大青叶30g、连翘30g。将上述组份经筛选、灭菌、粉碎成粉末状的散剂。
该发明自1988年用于临床以来,至今已治愈各种面积和深度的烧伤患者258例,其中男性120例,患者最小年龄6个月,最大45岁,就诊最早伤后4小时,最迟17天,就诊时已化脓感染的27例,无化脓感染的231例。治疗方法:对这258例,除大面积III°烧伤休克和头面颈部烧伤不能进食者加用临时输液外,全部停用一切常规疗法,采用本发明的烧烫散撒于患处包扎固定,并间隔一定时间换药,直到结痂自动脱落痊愈。治疗结果:258例经单用烧烫散治疗,全部治疗,浅II°至深度II°的烧烫伤不论面积大小,只要就诊无感染,均在12至28天内,不留一点疤痕和色素沉着。大面积III°烧伤也在168天内治愈,愈后有少数部位因烧伤深达骨质,可留有轻微的疤痕和很浅的色素沉着。
根据临床实验,本发明有以下药理作用:
1、强大的抗菌消炎作用。表现在临床上是不用抗菌素可使未感染的创面不发生感染,已感染的创面迅速得到控制,并使染灶及症状很快消失。
2、强大的解热镇痛作用。
3、抗毛细血管通透因子作用。表现在临床上是使用本发明的烧伤散后可使创面的渗出、水肿明显减轻。
4、抗肌成纤维细胞生成作用。使用本发明的烧烫散治疗无表面不平、色红、质地坚硬的疤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志友,未经王志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58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以最短时间上紧一个螺栓的方法
- 下一篇:连铸结晶器用铬锆铜板材的熔铸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