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气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94115846.2 | 申请日: | 1994-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92A | 公开(公告)日: | 1995-05-24 |
| 发明(设计)人: | 工藤义彦;渡边良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羽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01D53/34 | 分类号: | B01D53/3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立平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气 处理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湿法洗涤除去含氯化氢等的酸性物质及烟尘等的有害物质的废气中的有害物质的方法及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焚烧炉废气的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
从焚烧产业废弃物等的焚烧炉中排放的废气中,多含有包括大量的氯化氢在内的、硫氧化物,氟化氢及烟尘等的有害物质。
以往,作为从废气中除去上述有害物质的方法,已知有将苛性钠(NaOH)用作中和剂的湿式去除方法。在该方法中,需除去的有害物质在水溶液中溶解为氯化钠、硫酸钠、氟化钠等的反应生成物,并被排放。烟尘由该废水中分离,另作处理。这种湿式处理方法,与将熟石灰等的中和剂吹入炉内或烟道中的干式方法比较,其优点是,可高效地除去有害物质。
然而,上述方法的缺点是,因使用高价的苛性钠而使其处理费用很大。为此,近年来,如特开昭63-242322号所记载地,已有人提出使用廉价的氢氧化镁作为中和剂取代苛性钠。
在以氢氧化镁为中和剂的处理方法中,由废气中的成分和中和剂的反应生成的氯化镁、硫酸镁等与钠盐一样,是无害的,且由于溶解度高,可作为水溶液排放,所以不费功夫,也没有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再由于,以苛性钠方法生成的氟化钠是水溶性的,有害的氟离子混入废水中。而在以氢氧化镁作中和剂的场合,由于生成的氟化镁是难溶性的,就可以降低溶于废水中的有害的氟化物的浓度。
然而,氢氧化镁的难点在于,其溶于水中的溶解度极低,比起苛性钠来,其和酸性物质的中和反应速度慢,气体吸收的效率就低。因此,在上述提案中,中和剂无法全部转换为氢氧化镁而采用下述方法:将吸收分为二阶段,在前一阶段,用氢氧化镁除去氯化氢,在后一阶段,以苛性钠除去硫氧化物。
从而,仅使用反应性低的氢氧化镁作为中和剂,且以紧凑的装置高效率地除去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这种方法尚未被人知晓。
本发明者们对各种使用反应性较差的氢氧化镁有效处理废气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比起苛性钠,根据使废气和吸收液相接触的方法的不同,氢氧化镁的使用效率也大大不同,从而达到了本发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废气处理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在本发明的无溢流堰(weir)多孔板上废气和吸收液接触时的状态说明图。
即,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气的处理方法,该方法系将含酸性物质及烟尘等的有害物质的废气与含氢氧化镁的吸收液接触,吸收去除废气中的上述有害物质的废气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设置有多层无溢流堰多孔板(perforated plate)的吸收区域,使废气与吸收液作对流接触,同时,调节供至该吸收区域的吸收液的氢氧化镁供给量,以使自吸收区域最下层流下的吸收液的PH值保持一定。
另外,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气处理装置,所述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吸收区域和PH控制装置,该吸收区域设置了多层无溢流堰的多孔板,该多孔板用于使废气和含氢氧化镁的吸收液作对流接触;该PH控制装置调节供应至吸收区域的吸收液中所含的氢氧化镁含量,将从吸收区域最下层流下的吸收液的PH值控制在一定值。
本发明的结构上的特征在于,在使含氢氧化镁的吸收液与至少含氯化氢、硫氧化物、氟化氢等的酸性气体(物质)及烟尘等的有害物质的废气接触时,使废气和吸收液在设置了多层的无溢流堰多孔板的吸收区域上作对流接触。
氢氧化镁与苛性钠的不同之处在于,氢氧化镁难溶于水,需以泥浆(スラリ-)状发生吸收反应,因此,根据废气中酸性物质的种类的不同,其反应性产生较大差异。下面,说明这一点与酸性物质的吸收效率有如何关系。
在本发明中,作为须去除的主要有害物质有氯化氢(HCl),硫氧化(SO2、SO3),氟化氢(HF),烟尘等。其中,HCl,SO2及HF为气体状,能生成强酸的HCl最易被水吸收,其次是SO2、HF,按此顺序,其被水吸收的程度减低。
即,为了吸收HCl,只须将吸收液的PH值维持在2以上即可。但是,为了吸收SO2、HF,则必须维持吸收液的PH值在4以上。另一方面,SO3、烟尘不是气体状,其除去效率仅根据废气和吸收液之间的物理的作用而定,与吸收液的PH值无关。
在同时吸收具有如此不同的吸收特性的各种成分时,如果中和剂采用苛性钠,则溶解度大,因此,为了吸收全部成分,维持吸液在必要的PH值范围是容易的,而几乎不会因吸收方式的不同而在除去效率上产生差异。然而,当中和剂为氢氧化镁时,其溶解度降低,为了同时吸收各种成分,就有必要选用合适的吸收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羽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吴羽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58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可扫描微处理器的可扫描接口
- 下一篇:光热敏成像元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