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硅酸铝耐火纤维织纱制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94115505.6 | 申请日: | 1994-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71A | 公开(公告)日: | 1995-12-06 |
| 发明(设计)人: | 赵亮;金玉芳;张京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亮;金玉芳;张京涛 |
| 主分类号: | D02G3/16 | 分类号: | D02G3/16 |
| 代理公司: | 大兴县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高云瑞,绳立成 |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硅酸铝 耐火纤维 制作方法 | ||
1、一种硅酸铝耐火纤维织纱制作技术,包括混毛、梳毛、环锭、合股,其特征在于:在混毛工序中,先进行铺毛合毛,即先按有机合成纤维二层与硅酸铝耐火纤维三层相间铺置在毛帘(2-1)上,其中有机合成纤维占5~20%(重量百分比),同时每铺毛一层要均匀喷加合毛油(加油量为毛重的千分之九左右),然后启动毛帘(2-1),带动铺毛前进并送入压毛辊(2-2)之间隙,通过压毛后进入开刺辊(2-3),之后由第一抽毛风机(2-4)抽入混毛装置,最后入毛仓待用;在梳毛工序中,采用单联梳毛机,混毛经喂毛斗(3-1)进入梳毛机后,成网、起毛、取毛后,由斩刀(3-9)截下毛网并上毛网过桥(3-10),毛网过桥(3-10)拖带毛网前进,入进网轴(3-12),即进入成条机,补强丝(3-11、来自补强丝加入机构)也在进网轴前同时加入毛网,补强丝加入的数量及间隔与皮条(3-18)相对应,在成条机中毛网条(3-17)被皮条(3-18)分割而出,并与皮条分离后,进到搓扳(3-13),每条补强丝对应一条毛网条,搓合为一根线,再经滚筒(3-14)及既横动又转动的导条轮(3-15),最后制成毛饼(3-16);在环锭工序中,左、右毛饼(4-3、4-5)各个相对,纵向分别排列在左滚筒(4-2)、右滚筒(4-9)与中间滚筒(4-4)形成的狭沟内,并在滚筒带动下做同向主动退绕,不进行假捻,而直接进入压力机构-即皮辊(4-5)与罗拉(4-6)之间,在此可同时加入补强丝(4-13),此后开始真捻,并制成单股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混毛中,有机合成纤维重量百分含量为10%,硅酸铝耐火纤维重量百分含量为90%。
3、一种实施权利要求1的方法的铺毛合毛装置,包括机架,传动、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机(5-1)通过传动皮带(5-2)带动锡林传动轮(5-3)旋转,锡林传动轮(5-3)固定在锡林(5-9)的锡林轴(5-5)的一端,锡林轴(5-5)与机架(5-8)做可转动连接,同时通过锡林轴(5-5)的另一端带动变速齿轮组(5-10)旋转,变速齿轮组(5-10)有三对互相啮合传动的齿轮,并带动下辊轴(5-11)旋转,从而带动下辊子(5-27)旋转,同时带动变速齿轮组(5-12)旋转,变速齿轮组(5-12)有二对互相啮合传动的齿轮,并能将转动传递到毛帘传动轴(5-13),通过该轴可带动毛帘前飞轮(5-15,二个)旋转,再通过毛帘链条(5-16,二条)带动毛帘后飞轮(5-19,二个)旋转,从而带动毛帘(5-15,两套),绕毛帘主动轴(5-18,二个)及毛帘被动轴(5-14,二个)往复运动,具有操作手柄的离合器组(5-21),经变换损伤,可使两个毛帘前飞轮(5-15),分别与毛帘传动轴(5-13)离合,使毛帘(5-17)可一停一动,毛帘主动轴及被动轴(5-18、5-14)及离合器组(5-21)均与毛帘机架(5-22)做保持性能的连接,下辊轴(5-11)旋转同时,带动固定在其另一端的变速齿轮组(5-23)旋转,从而驱动飞轮(5-24),并通过链条(5-6)带动固定在上辊轴(5-26)一端的飞轮(5-25)旋转,从而带动上辊子(5-20)旋转,上辊轴(5-26)及下辊轴(5-11)与机架(5-8)做可转动连接,飞轮(5-4)固定在机架(5-8)上,可以张紧链条(5-6),飞轮(5-7)装在机架月牙板(5-28)上,靠自身受力可在月牙板(5-28)上做高低自动变位,从而使上辊子(5-20)与下辊子(5-27)之隔距,可随铺毛厚度而自动调节,各变速齿轮组及飞轮(5-24)均固定在机架(5-8)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亮;金玉芳;张京涛,未经赵亮;金玉芳;张京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550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