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紧凑型荧光灯及其接桥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94113903.4 | 申请日: | 1994-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10A | 公开(公告)日: | 1995-08-30 |
| 发明(设计)人: | 廖国强;张福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奥斯兰照明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J61/30 | 分类号: | H01J61/30;H01J9/24;C03B23/20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06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紧凑型 荧光灯 及其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管荧光灯,具体地说是一种紧凑型荧光灯及其接桥工艺。
紧凑型荧光灯早期为2放电管型,后发展为多管型。目前已有4管、6管、8管,即向更紧凑型发展。现有的紧凑型荧光灯接桥工艺采用打孔接桥2步完成,两根平行玻璃管先按装在打孔机上,对玻璃管内施加大于1大气压的压力,各吹出一个凸孔,然后再在接桥机上将相对的两凸孔熔封在一起成为桥,桥的轴线离灯管的末端的尺寸是灯管的内径1~4倍,所用灯管的内经大于12mm。上述的接桥工艺,所需设备多,工艺路线长,操作困难,损耗率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种类型的紧凑型荧光灯及一种工艺操作简化,减少操作工序,提高产品合格率的紧凑型荧光灯的接桥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紧凑型荧光灯,由二个电极串联二个以上荧光灯管组成,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个对接管连在毗邻的玻璃管壁上。
本发明所用的玻璃管的内径为6~20mm。
本发明对接管的轴线靠近玻璃管尾部距离为管子内径0.3~0.95倍。
本发明的紧凑型荧光灯的接桥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工艺依次为:
(1)、将平好头的第一玻璃管、第二玻璃管置于接桥机上。
(2)、将一对火焰对准接桥的位置。
(3)、向第一玻璃管内施加1~2个大气压的气压,在对接的管壁处吹出一个凸孔,
(4)、第二玻璃管依靠热膨胀在对接的管壁处产生一个凸孔,
(5)、移去火焰,使两孔相接触,
(6)、冷却后即成第一桥,
(7)、转动第一桥,
(8)、接桥机上放入第三玻璃管,
(9)、重复步骤(2)~(6),形成第三桥,
(10)、重复步骤(9)可依次形成多桥。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而易见的优点:1接桥工艺一步完成,操作简化;2打孔、接桥由同一人在同一台设备上完成,减少操作工序;3提高产品合格率。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2U型灯结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3U型灯结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3U型灯结构主视图;
图6是图5的俯视图;
如图1~6所示,紧凑型荧光灯可用多种形状玻璃管桥接成。所组成的紧凑型荧光灯分H型、2H型、2Π型、2U型、UH型、3U型、4U型、4Π型等。本发明所采用的U型玻璃管2内径为6~20mm,对接管1的轴线靠近管子尾部距离为管子2内径0.3~0.95倍。具体实施工艺步骤依次为:
1.将平好头的第一玻璃管、第二玻璃管置于接桥机上,平头工序,各玻璃管2在接桥前同时完成;
2.将一对火焰对准接桥的位置;
3.向第一玻璃管内施加0.6-0.8大气压的气压,在对接的管壁处吹出一个凸孔,其大小为玻璃管内径的0.8-0.9倍;
4.第二玻璃管依靠密封玻璃管内气体热膨胀形成大于1大气压的压力在对接管壁处形成一个凸孔;
5.移去火焰,使两孔相接触;
6.冷却后即成第一桥,
7.转动第一桥;
8.接桥机上放入第三玻璃管;
9.重复步骤2至6,形成第三桥;
依次循环可组成多种型号的紧凑型萤光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奥斯兰照明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奥斯兰照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39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铁矿石微生物—化学联合脱磷方法
- 下一篇:转子式内燃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