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乙烯醇缩醛胶棉的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4112557.2 | 申请日: | 1994-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51A | 公开(公告)日: | 1996-08-28 |
| 发明(设计)人: | 林模相;谢明悌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模相;谢明悌 |
| 主分类号: | D04H1/04 | 分类号: | D04H1/04 |
| 代理公司: | 大连科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贾汉生 |
| 地址: | 116021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聚乙烯醇 缩醛胶棉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高性能、易二次加工的聚乙烯醇缩醛(以下简称PVF)胶棉的制造方法。
PVA(聚乙烯醇)胶棉具有极佳的吸水性、优异的耐磨性及良好的触感,因此,已被普遍使用于化妆品粉扑、洗澡泡棉、洗车及拖地等用具上。由于PVA胶棉存在如下缺点而使得在使用上受到相当大的限制。
(1)在失水情况下其孔隙收缩,且整体变硬,再欲使用时水渗入孔隙需较长时间,因此甚感不便,厚的PVA胶棉渗水性不佳的情况更为严重。
(2)PVA胶棉的原料成本较高,其产品售价亦较高。
(3)其强度较弱,制成薄的产品时极易破裂,故大都需制成较厚的产品,然使其成本大为提高。
针对以上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对PVA进行改性反应,并加入表面活性剂等添加剂制成高强度,高吸水性能,易进行二次加工的胶棉。
本发明的PVF胶棉的制造方法为:在由PVA树脂加水调制成的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安定剂、发泡剂及甲醛并混合均匀,加入酸催化剂并在50~60℃下混合均匀并注入模具中,在55~70℃下加热12h,脱模后用水洗去未反应的甲醛和酸催化剂而成。其中PVA溶液浓度为15%;表面活性剂用非离子型或阴离子型;也可用其混合物,其配比为非离子型;阴离子型=3∶1;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聚氧乙烯烷基胺类化合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烷基苯磺酸盐类化合物;所用原料配比(重量)为:
PVA 950
水 7500~9500
表面活性剂 10~90
淀粉 600
碳酸氢钠 10~90
甲醛(37%) 920
盐酸(35%) 500
本发明以甲醛使PVA改性,由水溶性的液态转变成不溶性的PVF(Polyvinyl Formal,聚乙烯醇缩甲醛),加之加入表面活性剂,在反应中所有参加反应的原料混合均匀,特别是发泡后使聚合物具有较均匀泡孔,这种PVF胶棉具有很好的吸水性,并能在浸入水中后极短时间即可吸收大量水。由于甲醛化、使得PVF胶棉的强度有所提高,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弹性,给使用上提供了方便。由于控制PVA胶棉的醛化程度,使PVF胶棉的二次加工温度降至80~160℃,以其较高强度和较低加工温度的特点,可将PVF胶棉制成厚约2~10mm的薄片、上下层内夹以价格低廉的且富弹性和吸水性的物质(如PU泡沫等),并在110~160℃下热压成一体的清洗用具,可大为降低其成本。以上的特点可使PVF胶棉制品更利于投入使用。
附图之图1为本发明的制造流程图,图2与图3均为本发明制成PVF胶棉以热压模包覆其他材料熔接之实施例的剖示图。图号部分为:
(1)PVA树脂 (11)甲醛
(2)发泡剂 (3)表面活性剂
(4)酸催化剂 (5)PVF胶棉
(6)上片PVF胶棉 (61)下片PVF胶棉
(7)其他材料,如PU泡沫塑料
实例1
聚合度为1700之全皂化PVA950g,加水调制成15%水溶液,加入烷基苯磺酸钠20g,15%马铃薯淀粉水溶液4000g,NaHCO3 90g及37%甲醛920g,充分混合均匀在50~60℃下加入35%盐酸500g,混匀并立即注入模具中,置入55~65℃的烘箱内,12h取出,洗去未反应的甲醛和盐酸后即成。
实例2
聚合度为1700之全皂化PVA950g,加水调制成15%溶液,加入聚氧乙烯烷基胺(PolyoxyethyleneAlkylamine)及烷基苯磺酸钠的混合物(比例为3∶1)90g,15%马铃薯淀粉400g,NaHCO3 20g及37%甲醛920g充分混合后加入35%盐酸500g,在50~60℃下混合均匀注入模具中,置入55~65℃烘箱12h后取出,洗去未反应的甲醛和盐酸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模相;谢明悌,未经林模相;谢明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25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滚动式脚掌磁疗按摩器
- 下一篇:能量转换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