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光气相合成伽玛三氧化二铁纳米微粉无效
申请号: | 94112442.8 | 申请日: | 1994-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921C | 公开(公告)日: | 2000-11-29 |
发明(设计)人: | 梁勇;赵新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2F9/30 | 分类号: | B22F9/30;C01G49/06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沈阳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晨 |
地址: | 11001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相合 成伽玛三 氧化 纳米 | ||
本发明涉及γ-Fe2O3的制备技术,特别是激光气相合成α-Fe微粉,再经氧化处理生成γ-Fe2O3纳米微粉的技术。
γ-Fe2O3微粉是目前工业中用的最广泛的一种磁记录材料,具有稳定性好,磁性优良等特性,另外通过掺Co、Ni等及包覆处理,可大幅度提高其磁性能。目前工业中生产制造γ-Fe2O3的方法,首先是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铁黄(α-FeOOH),其结晶态为针形,脱水后变为α-Fe2O3,经还原、氧化后形成γ-Fe2O3针形粒子,其尺寸为200~800nm,在此基础上掺杂其他金属如Co、Ni等元素,以提高矫顽力,此法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成本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工艺简单,并且产品纯度高,粒度细小均匀的γ-Fe2O3纳米微粉合成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γ-Fe2O3超细粉末的制备技术,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以激光气相合成α-Fe微粉,再经氧化二步完成,工艺过程及参数如下:
(1)α-Fe微粉形成:
----以SF6或C2H4作光敏气体;
----以Fe(CO)5作铁源;
----光敏气体通过加热到30~70℃的铁源,进入到氩气或氮气氛的激光反应室中,在连续CO2激光束作用下,气相热解反应生成α-Fe,工艺参数为:
激光功率密度:500~5000W/cm2
反应室压力:0.2~0.8atm
光敏气流速:20~100ml/min
(2)微粒氧化:
上述α-Fe微粉在含氧量5~20wt%气氛中200~400℃下,氧化20~40分钟。
本发明由于1)用CWCO2激光在光敏剂C2H4或SF6作用下,诱发Fe(CO)5的热解反应,制备出纳米α-Fe粒子,具有高纯、超细(10~50nm),粒子尺寸分布均匀等特征,并且粒子连结成链状,对提高磁性能有利。2)通过控制氧化气氛和氧化温度,用α-Fe的基本粉体,氧化生成γ-Fe2O3纳米微粉,氧化前后的粒度变化很小,分布特征不变。该种γ-Fe2O3微粒多为单畴颗粒,具有更加优异的磁记录性能。下面通过实施例详述本发明。
附图1为激光气相合成α-Fe粒子时的装置原理示意图:
附图2为制备的γ-Fe2O3纳米粉末形貌图。
实施例1
首先用激光气相法合成α-Fe微粉,装置见图1,铁源Fe(CO)5放在一罐1中,光敏气通过罐1带走铁源并进入到反应室2中,激光束聚焦于反应气流处,反应气流正下方对应于一收集管3,收集管3通过一过滤器4与真空泵相连,与激光束入口镜片5相对的为激光吸收片6,镜片5近旁为保护气入口,可通入氩气或氮气以保护镜片。
反应器的固定参数为:喷嘴直径3mm,聚焦点在喷嘴区下方3.5mm处,光斑直径5mm。
以SF6作光敏剂,流速为40ml/min,激光功率300W,铁源加热到30℃,反应室压力0.4atm,制备出粒径为20~30nm的α-Fe微粒,然后将α-Fe在含空气20~30%的N2中氧化,温度250℃,时间30min,即可得到链状γ-Fe2O3的纳米粉末形貌见图2。
实施例2
α-Fe制备同上,将α-Fe在含有少量空气的惰性气体中钝化,在其表面先形成氧化铁膜,然后在含有5~15%O2的N2中氧化,温度为300℃,时间20min,同样可获得链条状的γ-Fe2O3超微粒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24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健身润肤口服液
- 下一篇:弥散处理的银锌铜复层合金及其复层合金材料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