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陶瓷钢及其应用无效
| 申请号: | 94112171.2 | 申请日: | 1994-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94A | 公开(公告)日: | 1995-11-22 |
| 发明(设计)人: | 付舟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舟山 |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33/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中国科学院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潘振甦 |
| 地址: | 200058***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制品,它集水泥、陶瓷的优点而又具有钢一般的强度的材料。属于传统陶瓷的领域。
众所周知,传统陶瓷,如瓷器,强度较高,尤其是抗压强度较好,但脆性较大,在外力的作用下易破碎,亦即断裂韧性较低,且陶瓷的工艺较复杂,粉料需经破碎、成型然后在高温下(一般1000℃以上)烧结,在烧结中收缩较大因而易变形,成品率较低。水泥虽然可以在常温下固化,不需要烧成,固化后的强度随标号而不同。但在它的制备过程仍需经粉碎、煅烧等复杂工艺过程,不但粉尘对人体危害较大且消耗大量能源。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材料,使它集陶瓷、水泥的优点于一身而又可克服陶瓷的复杂工艺过程,能像水泥一样方便地施工而又具有陶瓷一样的强度,甚至可与钢铁相比媲,因而又称之为泥瓷钢。
具体地说,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组份和工艺实施的。主要组成物料是:(1)菱镁矿石粉;(2)高岭土;(3)滑石粉;(4)硫酸亚铁;(5)多聚磷酸钠;(6)磷酸三钠;(7)氯化镁;(8)硫酸镁;(9)氯化钠以及适量的氧化物粉(如氧化铁、氧化铝、氧化铝粉等)和水、磷酸等。其中(1)(2)是主要组份,重量比为30∶1。
本发明提供的陶瓷钢具有抗压、抗冲击、防水、防火、不易翅曲、不龟裂、耐酸碱腐蚀性好,可打孔及切割成型。视模具光洁度可做到光洁夺目,24小时抗拉强度15kg/cm2,成型后三天抗压强度达300kg/cm2,吸收率为4-6%,无自燃现象又抗老化。早凝不早于2分钟,终凝不迟于6小时。
本发明的优点是十分明显的。
首先,工艺过程无污染、无毒、无味,不需煤、电等能源,依靠空气自然凝结。
第二,使用的原料,绝大部分为天然非金属矿物料,也不需要经任何前期处理,只需要开采后经粉碎过一定的筛网即可;不超过总量的1%(重量)的化工原料,也是市售可获的;
第三,本发明集水泥、陶瓷的优点于一身,防水、防火,耐酸碱腐蚀性好,有较高的抗压、抗拉强度,且可切割成型,色调可调工艺表面光洁等;
第四,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望在多方面获得应用,大致有以下十个方面应用:
(1)全套系列卫生洁具,如浴缸、水池、座便器、净身器;
(2)各种规格的防火、防水容器、包装桶;
(3)各种规格的冷却塔、饲料仓、封闭式粮仓;
(4)电器配电箱、柜、电器插座;
(5)各种田径耐酸耐腐蚀管道、池、槽;
(6)多功能活动房、工具房、施工房;
(7)家俱、办公桌、课桌、文件柜;
(8)游乐航、渔航、货船、游艇;
(9)文件用品、工艺品(浮雕画);
(10)整体桥面、高速公路路面。
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发明目的实施,如制造一只标准浴缸,则需:
(1)菱镁矿石 30kg; (2)高岭土 1kg; (3)滑石粉 50g;
(4)硫酸亚铁 10g; (5)多聚磷酸钠 10g; (6)磷酸三钠 10g;
(7)氯化镁 5g; (8)硫酸镁 5g (9)氯化钠 5g;
(10)磷酸 5cc;
(11)氧化物粉作为染料若干,视所需不同颜色可使用不同氧化物,如红色采用氧化铁粉,兰色采用氧化钴粉等,深浅与使用的量有关;
(12)水若干。
具体操作是①上述粉料中(7)(8)(9),即将氯化镁、硫酸镁、氯化钠放入水中再加入磷酸搅匀备用;②然后将上述物料中(4)(5)(6)混匀,放入水中加热煮沸搅匀备用;③将上述①和②水溶液混和搅匀,再加入适量氧化物粉(视所需的颜色及其深浅决定品种和用量),成糊状均匀物;④将上述③的糊状物如拌水泥方式,加入适量水与料(1)(2)(3)混和成均匀糊状,即可倒入模具成型,20分钟之后开始凝固,在6小时终凝之后即有一定强度,三天后抗压强度达300kg/cm2即可为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舟山,未经付舟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21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除氧化铬着色玻璃“黑点”的方法
- 下一篇:思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