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益肝抗毒口服液无效
| 申请号: | 94111858.4 | 申请日: | 1994-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111A | 公开(公告)日: | 1996-02-07 |
| 发明(设计)人: | 陈益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华西肝病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 |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江晓萍 |
| 地址: | 61008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抗毒 口服液 | ||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口服液,特别涉及的是一种益肝抗毒口服液。
近年来由于乙型肝炎病毒分子生物学的深入研究,对乙肝病复制规律较过去有更深入的了解,特别是建立了鸭乙肝动物模型的药物抑制试验,为筛选抗HBN药物提供了有利条件。目前,尽管治疗肝炎的途径有抗病毒、免疫调节剂、改善肝功能等的各类现代的或中国传统的医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对慢性乙肝的治疗仍是十分棘手的问题。目前国外报导用X干抗素、白细胞介素II、胸腺素、转移因子以及核甘类药抗HBN前C区变异株有一定疗效,但停药后又返跳至治前水平者,屡见不鲜。在我国中草药治疗肝炎的品种甚多,草味药和复方均有,其疗效多是提高免疫功能,改善肝功(特别是指降酶、退黄)以及减轻临床症状。如联苯双酯、齐墩果酸、灭奥灵、复肝康、三七、丹参、猪苓多糖、蚕蛹多糖……。同时对慢性乙肝有抗病毒、免疫调节、改善功能和临床症状四者兼备的药物都不多见。
鉴于以上原因,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对慢性乙肝病同时具有抗病毒、免疫调节、改善肝功和临床症状功能的且停药后不易反跳回升的治疗慢性乙肝病的益肝抗毒口服液。
本发明益肝抗毒口服液中各组分配比(克)如下:
红参 100—120
墨旱莲 50—60
麦冬 100—150
大黄 10
枸杞 100—120
茵陈 150—180
蒸馏水 适量
上述口服液中还有下列各组分,其配比(克)
紫草 15—20
白花蛇舌草 150—200
女贞 50—60
佛手 10—15
隔山撬 100—150
半枝莲 150—180
浮萍 10
檀香 5~10
甜味素 10~15本发明益肝抗毒口服液采用下列配方其效果甚佳:配比(克)
红参 100
墨旱莲 50
麦冬 100
紫草 15
浮萍 10
白花蛇舌草 150
大黄 10
枸杞 100
女贞 50
佛手 10
檀香 5
隔山撬 100
茵陈 150
半枝莲 150
甜味素 10
蒸馏水 适量
扶正以红参、枸杞为君,祛邪以大黄,茵陈、紫草、浮萍、半枝莲、白花蛇舌草为臣,女贞、墨旱莲、檀香、佛手、隔山撬为佐药,麦冬防红参之温燥、助枸杞之养阴为使药。溢养肝肾,舒肝理气、和中消食、活血祛瘀,解毒防癌之功效。
本发明进行了安全性试验:
1,急毒试验:经预试,本发明口服液毒性极微,测不出LD50;以最大体积(0.4ml/10g)最大浓度(1毫升含8克厚生药)一日三次给药,其最大耐受量为960g/kg,相当于临床剂量的500倍。
2、长毒试验:按新药审批办法规定,按临床剂量用药的40倍、20倍、10倍灌服、大鼠80只分组连续观察6个月,无论外观、体重、肝功、肾功、心电图均无影响,对重要脏器解剖肉眼或镜下观察,与对照鼠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也就是说,本发明口服液经长毒试验观察是安全的。
本发明口服液进行了疗效试验:
1,能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溶菌酶的作用;
2,能明显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3,能明显提高小鼠血清溶血素含量;
4,能明显提高大鼠血球中超氧化岐化酶(SOD)即能清除体内自由基的作用;
5,对四氯化碳和D—半乳糖胺中毒小鼠有较好的减轻肝细胞坏死、降低ALT转氨酶的作用;
6,明显的利胆作用和解毒作用。
本发明口服液经上海市传染病医院以动物模型的药物抑制试验,证明可使DHBV·DNA转阴(各组经三个月观察无回升反跳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华西肝病研究所,未经四川华西肝病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18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微机控制变容量变压力供水系统的方法
- 下一篇:消毒护理浴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