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稀土锌铜合金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94111493.7 | 申请日: | 1994-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709A | 公开(公告)日: | 1995-07-26 |
发明(设计)人: | 何有明;夏桂芳;胡俊生;嵇才华;王裕林;胡锦发;于长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营海安有色金属压延厂 |
主分类号: | C22C9/04 | 分类号: | C22C9/04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南通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葛雷 |
地址: | 2266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稀土 铜合金 及其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金,是一种以铜、稀土作次要成分的锌基合金。
现有的锌基合金,其合金晶粒较粗,塑性差,耐腐蚀性欠佳,现有技术中尚未有以铜、稀土作次要成分的锌基合金。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晶粒细、强度高、塑性好、耐腐蚀性好的稀土锌铜合金。
本发明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稀土锌铜合金,其与现有技术的不同之处是:包括下列重量组分:
稀土金属0.010-0.1%, 铜 1.2-1.7%,
杂质<0.3%, 余量为锌。
一种稀土锌铜合金的生产工艺,其与现有技术的不同之处是:包括下列步骤:
a)将电解铜在炉中熔化,并将炉温升高到1084-1200℃,加入电解锌,搅拌、除渣,形成二元中间合金液,再用中罩将稀土金属压入到元合金液底部,形成三元中间合金,本步骤中各组分用量为:电解铜10-30%,稀土金属0.5-0.8,余量为电解锌。
b)将85-95%电解锌在炉中熔化,升温到500-700℃,再加5-15%经上步骤a)得到的三元中间合金,搅拌,除气清渣,精炼、浇铸。
步骤b)得到的三元稀土锌铜合金液出炉温度为430-550℃,采用水冷铸铁模倾斜浇铸,倾斜角20-40°。
浇铸时,铸模涂料采用机油或石蜡。
本发明的合金晶粒明显细化,达到超细晶粒,且具有强度高、塑性好、耐腐蚀性好的特点,用此种合金制成的带材,在进一步加工按扣等产品时,可节省原材料15%以上,并缩短按扣上镀时间。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a)将电解铜在炉中熔化,并将炉温升高到1084℃左右,加入电解锌,搅拌、除渣,形成二元中间合金液,再用中罩将稀土金属压入到二元合金液底部,形成三元中间合金,本步骤中各组分用量为:电解铜20%左右,稀土金属0.67%左右,余量为电解锌。
b)将92.5%电解锌在炉中熔化,升温到600℃左右再加上7.5%经步骤a)得到的三元中间合金,搅拌,除气清渣,精炼,得到稀土锌铜合金液,出炉浇铸。出炉温度为430-500℃左右。浇铸时采用水冷铸铁模倾斜浇铸,浇铸角30°左右。
上述过程中铸模涂料采用机油或石蜡。
经上述步骤得到的稀土锌铜合金中含铜1.5%
含稀土金属0.05% 杂质<0.3%
余量为锌。杂质的存在是因为原料中含少量杂质。
实施例2:
a)将电解铜在炉中熔化,并将炉温升高到1084-1200℃,加入电解锌,搅拌、除渣,形成二元中间合金液,再用中罩将稀土金属压入到二元合金液底部,形成三元中间合金,本步骤中各组分用量为:电解铜15%,稀土金属0.2%,余量为电解锌。
b)将90%电解锌在炉中熔化,升温到500-700℃左右,再加上10%经步骤a)得到的中间合金,搅拌,除气清渣,精炼,得到稀土锌铜合金液,出炉浇铸。出炉温度为450℃,浇铸时采用水冷铸铁模倾斜浇铸,浇铸角30°左右。
上述过程中铸模涂料采用机油或石蜡。
经上述步骤得到的稀土锌铜合金中含铜1.5%,含稀土金属0.02%,杂质<0.3%,余量为锌。杂质的存在是因为加入的电解锌料中含少量杂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营海安有色金属压延厂,未经国营海安有色金属压延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14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