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彩色玻璃墙地砖及其制造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94111033.8 | 申请日: | 1994-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81A | 公开(公告)日: | 1996-01-03 |
| 发明(设计)人: | 谌志荣;龙正洪;吴汉云;蒋喜虎;方铁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韶山市彩色玻璃墙地砖厂 |
| 主分类号: | E04F13/14 | 分类号: | E04F13/14;E04F15/08 |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卢钟廷 |
| 地址: | 4113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彩色玻璃 地砖 及其 制造 工艺 | ||
1.一种彩色玻璃墙地砖,它在平面玻璃的一面有混凝土层,其特征在于平面玻璃[1]的一面涂有粘胶层[2],在平面玻璃[1]的周边处粘有立放的边框[5],加强块[4]粘在平面玻璃[1]上,在边框[5]与粘胶层[2]所组成的空间是混凝土层[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墙地砖其特征在于平面玻璃[1]的表面形状是三角形或四边形或多边形,平面玻璃是普通平板玻璃或镜玻璃或刻花平板玻璃或刻花镜玻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墙地砖,其特征在于加强块[4]的材料是陶瓷的或混凝土的或钢的或铸铁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墙地砖,其特征在于边框[5]的材料是玻璃或铝合金或钢板或混凝土。
5.彩色玻璃墙地砖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用清洗液将玻璃表面洗刷干净,待玻璃表面干燥后,在平面玻璃[1]的一面涂刷粘胶层[2],待粘胶层[2]固化后,用胶将边框[5]、加强块[4]粘在平面玻璃[1]上,当粘胶层[2]固化后再充填混凝土,固化后成混凝土层[3],粘胶层[2]有一层至六层,当涂刷一层粘胶层固化后,再涂刷下一层粘胶,紧靠平面玻璃的一层为着色粘胶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粘胶层[2]粘胶是带颜色粘胶或在粘胶中加入所需颜料调色。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粘胶层[2]有两层时,紧靠平面玻璃[1]的一层为着色粘胶层,紧接的是过渡粘胶层,两层粘胶层[2]所用的材料分别是着色粘胶层由彩色聚胺脂及配组固化剂、强力防水胶及配组固化剂和E-44环氧树脂材料混合组成,过渡粘胶层由环氧树脂、650低分子聚酰胺(或丁腈橡胶或硅橡胶)、水合乙二胺和水泥混合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两层粘胶层所用材料按重量计的用量比分别是:
着色粘胶层是彩色聚胺脂及配组固化剂∶强力防水胶及配组固化剂∶E-44环氧树脂=(1-3)∶(0.5-1.5)∶(0.5-1.5);
过渡粘胶层是环氧树脂∶650低分子聚酰胺(或丁腈橡胶或硅橡胶)∶水合乙二胺∶水泥=(1-3)∶(1-2)∶(1-2)∶(0.3-1)。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粘胶层[2]有四层时,紧粘在平面玻璃的一层为着色粘胶层,紧接着依次是成膜粘胶层、第一过渡层粘胶层和第二过渡层粘胶层,各层所用材料分别是:
着色粘胶层由单组彩色聚胺脂(不含配组固化剂)和强力防水胶及配组固化剂材料混合组成;
成膜粘胶层由彩色聚胺脂及配组固化剂和E-44环氧树脂材料混合组成;
第一过渡层粘胶层由环氧树脂、650低分子聚酰胺(或丁腈橡胶或硅橡胶)和水泥材料混合组成;
第二过渡层粘胶层由环氧树脂、水合乙二胺和水泥材料混合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四层粘胶层所用材料按重量计的用量比是:
着色粘胶层是单组彩色聚胺脂(不含配组固化剂)∶强力防水胶=(1.5-4.5)∶(1-3);
成膜粘胶层是彩色聚胺脂及配组固化剂∶E-44环氧树脂=(2-6)∶(1-3);
第一过渡层粘胶层是环氧树脂∶650低分子聚酰胺(或丁腈橡胶或硅橡胶)∶水泥材料=(3-6)∶(2-5)∶(0.5-1);
第二过渡层粘胶层是环氧树脂∶水合乙二胺∶水泥=(4-7)∶(3-6)∶(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韶山市彩色玻璃墙地砖厂,未经韶山市彩色玻璃墙地砖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103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氨基酸螯合盐和水解蛋白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透明塑料(复合铝膜)凹印油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