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榨油棉籽粗剥提仁工艺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94110596.2 | 申请日: | 1994-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41A | 公开(公告)日: | 1995-12-27 |
发明(设计)人: | 暴汝佩;潘月华;姚炳勇;孙建华;鞠树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城市第二棉油加工厂 |
主分类号: | C11B1/00 | 分类号: | C11B1/00 |
代理公司: | 诸城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葛云峰 |
地址: | 2622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榨油 棉籽 粗剥提仁 工艺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棉花棉籽榨油工艺及设备,确切地说属于一种棉籽粗剥提仁工艺及设备。
现有棉籽榨油工艺中,棉籽经圆盘剥壳机剥壳后是采用一次提仁的分离方法,分离设备大都采用圆筛或六角筛与振动平筛结合使用,这样致使一些漏剥的棉籽及粒变较大的棉仁,不能与棉籽壳分离而随棉籽壳一起被排出,造成油分损失,虽然榨油厂都采用细剥来减少漏籽和降低棉仁粒度,但棉籽壳中仍含有0.5-3.5%的棉仁,再者细剥增加了粉末度,违背了棉籽榨油“粗剥”要求,不但使棉仁含壳率增大影响榨油质量,同时棉仁粉末度增加导致出油率降低。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充分利用现有的榨油设备,同时提供使棉籽粗剥后实行棉仁二次提取,达到棉籽粗剥要求,保证仁壳分离,降低剥壳粉沫度,提高榨油出油率的一种榨油棉籽粗剥提仁工艺及设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榨油棉籽经过圆盘机粗剥后剥壳粉末度较小,棉籽仁粒度大,经仁壳分离筛一次分离,仍含有5-8%左右的棉籽及棉仁不能分离出。而进行第二次分离提仁,首先经过刺钉辊筒与筛网进行清理筛选,排出壳中细小棉仁及胚面,棉籽壳变松散均匀,进入竖直风道内,再经风速5.8-6.3psm的风选,悬浮速度为6.5-9.5psm的棉籽及棉仁被筛选落下,短绒和棉籽壳被送入风速为1.6-2.0psm的沉浮室,悬浮速度为3.0-4.0psm的棉籽壳再次被分选落下,而风和短绒经旋风分离器分离后收集到短绒。
实现本发明的设备是一种榨油棉籽粗剥提仁装置,实现的技术方放案是包括机架(14)鼓风机(5),积绒施风分离器(16)和电机(18)其特征在于在机架(14)上部后侧设有三根水平并平行安装的刺钉辊筒(2)和其下部设有相形配合的筛网(3),筛网(3)底部又设漏面斗(4),在机架(14)前内部侧设有“K”状沉籽箱,其中竖立为升皮室(8),上部为淌皮道(7)联通升皮室(8)和刺钉辊筒分离室,下部通道为联通鼓风机(5)的风道,升皮室(8),扬皮室(9)上口通联一侧安装的积绒旋风分离器(16),下端与棉籽壳出口(13)之间设有球状卸料阀(12)。
本装置特征在于“K”状沉籽箱的升皮室(8)底部设有两道卸料隔离板(15)升皮室(8)与淌皮道(7)结合部设有上端铰接下下的挡风门(18),进风道则与鼓风机(5)之间设有限风板(6)。
本装置设有的三个圆柱状刺钉辊筒(2)表面分别设有8-12排刺钉,刺钉辊筒(2)下部的筛网(3)用网目为1-3mm编织铁网或钻有3-5mm孔的铁皮网。
本装置工作过程为棉籽经过圆盘剥壳机粗剥后,剥壳粉末度较小棉籽仁粒度较大,经过仁壳分离筛一次分离,仍含有3-6%左右的棉籽及棉仁再次进入本实用新型机内筛选,首先经三根刺钉辊筒(2)清理,筛出细小棉仁及胚而,经过漏面斗(4)回收,棉籽壳变松散均匀并进入“K”状况沉籽箱内,在风力作用下,仁壳进行二次分离,棉仁在沉籽策中被回收,棉籽壳进入扬皮室(9)内降落并被排出,短绒与空气经积绒旋风分离器(16)分离回收。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使用该方法和设备,能使棉籽壳的首剥粒度增大避免棉籽剥壳过细使分离难度大和榨油率降低,从而使得百千克棉妆榨油率提高0.5-1.5kg,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还回收了一定数量的短绒仅棉短绒就能换回该装置的用电量,同时提高了榨油过程的自动化减轻了车间的环境污染。
现对照附图说明发明的实施例:
附图1是本发明的主剖视结构原理图:
附图2是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中:1喂皮口、2刺钉辊筒、3筛网、4漏面斗、5鼓风机、6限风板、7尚皮道、8升皮室、9扬皮室、10扬皮调节板、11出风口、12卸料阀、13棉籽壳出口、14机架、15卸料隔离板、16积绒旋风分离器、17挡风门、18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城市第二棉油加工厂,未经诸城市第二棉油加工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05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薄型一次性胃管
- 下一篇:一种高刚性复合树脂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