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瘤畏散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4110523.7 | 申请日: | 1994-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11A | 公开(公告)日: | 1995-06-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安;李莉;郭莲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华安 |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A61K35/64 |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高等院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秀华 | 
| 地址: | 271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瘤畏散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中药散剂瘤畏散及其制备方法。
瘤畏散中的主要生药是斑蝥。斑蝥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辛、热,有大毒,能攻毒蚀疮,破血散结。近20年来,国内相继发表了近百篇有关斑蝥及其主要有效成份斑蝥素抗肿瘤研究的论文,对斑蝥及斑蝥素的药理和毒理,做过多种动物实验,对斑蝥及斑蝥素的临床应用,做过多种观察和总结,并一致认为,斑蝥或斑蝥素能抑制Hela细胞和人的食道癌、贲门癌、胃癌、胃窦癌、乳腺癌、纤维瘤、何杰金氏病、肝癌、肺癌及脾肉瘤细胞的代谢,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是斑蝥或斑蝥素的毒性很大,内服斑蝥或斑蝥素,对心、肝、肾、胃肠等器官都有严重毒害,轻则出血,重则引起细胞变性或坏死。斑蝥素的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为1.25~1.7毫克/千克;斑蝥对人的中毒量约为0.6~1.0克,致死量约为1.5~3.0克;斑蝥素的致死量约为30毫克(斑蝥中含斑蝥素为1~1.5%)。因为斑蝥或斑蝥素的毒性很大,所以无法在临床上推广应用,这就使得许多研究斑蝥的学者不得不为此而感到烦恼和遗憾。
为了消除斑蝥的毒性,增加斑蝥的临床用量,提高斑蝥的抗癌疗效,本发明采用中药复方配伍的原则,以斑蝥为主药,再加五味常用中药,经过反复试验,确定配伍比例,进行加工炮制,制成散剂,命名“瘤畏散”。
瘤畏散的药物组成以斑蝥为主药,辅以红娘、蜈蚣、全蝎、水蛭、红花五味中药材。其配伍比例按斑蝥、红娘、蜈蚣、全蝎、水蛭和红花六味生药的重量比为:1∶1∶4(±0.1)∶4(±0.1)∶6(±0.1)∶6(±0.1)计算。此方选用主药斑蝥的五味辅助配伍中药,是消除斑蝥剧毒的物质基础。
瘤畏散的制备方法是采用久煮法,(传统的炮制法是斑蝥炒用,易破坏斑蝥素、降低抗瘤效果)。先将方中前五味药置锅中,加水(一般加水量为药量的2~4倍),煎煮数小时(一般不少于4小时),待锅中液体较少时(约至1/3时),再放入红花,继续煎煮,至锅内液体耗尽时,取出锅中药物晒干或烘干,粉碎,过筛,得极细粉末,即谓瘤畏散,装瓶中备用。
瘤畏散的用法及用量:一般肿瘤病人每日服瘤畏散5~10克,可视病人个体差异情况,每日增加到20~30克。每10克瘤畏散中约含斑蝥(包括红娘)1克,推算成斑蝥素约为10~15毫克。瘤畏散的总量用到200克至300克为一疗程,可以重复使用。间隔时间为5~10天。
当瘤畏散的用量达到每日10克时,少数病人可出现尿频、尿急、尿道有烧灼感的症状,此时可配合服用柴苓汤,即小柴胡汤与五苓散的合方,借以消除以上副作用,不必停药。
瘤畏散的小鼠急性毒性实验证明,由于瘤畏散的毒性很小而未能求得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最大耐受量的测定表明,当小鼠每日口喂量达到50克/千克时,观察一周,无动物死亡。这一用量相当于人用量每日口服20克的150倍,根据药理学的规定,勿需再做慢性毒性实验。瘤畏散的抗实验性肿瘤实验结果如下:
小鼠S180腹水型实体型实验表明,瘤畏散对小鼠S180(实验型)有明显抑制作用,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5.3%和46.9%。经统计学处理,与对照组比较,小剂量组有显著差异(P<0.01),大剂量组有极显著差异(P<0.001)。上述实验结果表明,瘤畏散的临床应用前景可喜。
实施例1
取斑蝥31克、红娘31克、蜈蚣125克、全蝎125克、水蛭187克、红花187克。先将前五味药置锅中加水,煎煮至锅中汤液较少时(约5小时),再放入红花,继续煎煮,至锅中汤液耗尽时,取出锅中药物晒干,粉碎,过80目筛成为极细粉末,即得瘤畏散682克,装入瓶中备用。
实施例2
取斑蝥20克、红娘20克、蜈蚣80克、全蝎80克、水蛭120克、红花120克,先将前五味生药加适量水煎煮,至汤液较少时,再加入红花,继续煎煮,至锅中液体耗尽时,取出锅中药物烘干并粉碎过80目筛,得细粉末,即瘤畏散440克。
实施例3
瘤畏散的抗瘤实验:试验动物模型是以常用的S180腹水型,取其腹水种于小鼠腋部皮下(实体型)观察腹水情况以判定药效。将接种后小鼠随机分成三组,即对照组、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为了给药方便,将瘤畏散加2%阿拉伯胶浆做成混悬液灌胃,对照组只灌阿拉伯胶浆。实验结果,抑瘤率大剂量组为46.9%,小剂量组为35.3%。
实施例4
瘤畏散在临床试用时,第一位服用者每日由1克逐日增加至每日口服30克,无任何自觉症状。然后给肿瘤病人口服瘤畏散,迄今已有20例病人服用瘤畏散,其中有一例病人服药后,胃内稍觉不适,另一例夜尿增加1次,其余均无不良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华安,未经李华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05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
- 下一篇:电动卷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