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综合性汉字编码法及键盘无效
申请号: | 94110436.2 | 申请日: | 1994-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429A | 公开(公告)日: | 1997-10-29 |
发明(设计)人: | 侯同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侯同胜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35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综合性 汉字编码 键盘 | ||
本发明属于计算计汉字处理系统的汉字编码方法及键盘设计。
目前,我国在计算机的汉字处理方面,有拼音码和拼形码两种基本方法。在应用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相辅相承地解决了一、二级汉字的输入问题。但是,就目前已上机实用的拼音码看,都无法较系统地解决以下问题:
1.同音字问题。同音字不能妥善解决,无法与汉字一一对应,在同音字较多的情况下,只能“翻页”查寻,影响输入效率。
2.声调问题。读音不准往往是声调问题,没有声调的编码无法反应出拼音码的基本形象。
3.语词问题。有些单音节词(人们习惯称做字)与双音节词在判别时易发生混乱。如:piao-皮袄、飘;xian-西安、鲜;dangan-档案、单干等。
4.字符串过长与盲打的问题。现行的方案一个字的静频率一般在三、四键甚至更多,仍无法与汉字一一对应,实现盲打。
5.在同一输入方式下的多码兼容问题。多种编码方法不是在同一编码思想指导下共存并用,就不能有效地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记忆量,难以提高工作效率。
6.重码及汉字容纳量问题。在“GB”一、二级汉字的范围内就无法从根本上消除重码的方案,很难说能容纳我国所有的汉字。
以上六项,有些方案虽能解决其中的两项或三项,但无法从根本上全面系统地解决;因此,现行方案只解决了计算机的当前应用问题,并没有解决计算机的汉字处理问题,且无法使汉字处理和语言处理实现统一。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计算机在汉字处理方面存在的上述问题。它是在对上述诸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设计的。可读、可写、可会意,希望它能为汉字改革和汉字与语言的综合处理提供条件。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它选用26个拉丁字母和14个数字、符号做字符,便于计算机的应用,且与国际通用的文字书写形式一致,从而确立了计算机键盘的通用性。
本方案的双拼码是在《汉语拼音方案》的基础上设计的,它是新文字码的基础。
语词码是以双拼码为基础设计的,它是以词、词组、短语等为一个输入组合的编码。
形码是以汉字的形体部件为基础进行拆分组合的码。它是拼音码的辅助,也是新文字码中辅助形符字中表形的基础。
新文字码是与汉字一一对应的可以实现盲打的编码。它是在双拼码和形码的基础上设计的,它是我设计的拼音文字的变形码。
现分述如下:
(一)双拼码
双拼码是以《汉语拼音方案》为基础设计的。他包括十三个声符(和十三个辅助声符),十三个韵符(和十三个辅助韵符)。十三个声符是:b、p、m、f、d、t、n、l、g、k、h、j、q,十三个韵符是:x、a、o、e、r、i、v、u、w、z、c、s、y。用韵符做声符时,这些韵符叫“辅助声符”,用声符做韵符时,这些声符叫“辅助韵符”。(本文在“〔…〕”中和注明“读音”的字符组合均按《汉语拼音方案》的规定拼读。)
声符和韵符的读音情况见下面的《声符表》和《韵符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侯同胜,未经侯同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04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