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场致发光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4108845.6 | 申请日: | 1994-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30A | 公开(公告)日: | 1995-05-31 |
| 发明(设计)人: | D·芬克霍夫;K·西门斯迈耶;L·豪斯林;K·H·埃茨巴哈;D·哈勒;J·西默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BASF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33/12 | 分类号: | H05B33/12;C09K11/06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齐曾度,田舍人 |
| 地址: | 联邦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装置 | ||
一种在施加电压的条件下通过电流的流动而发光的场致发光(EL)装置。这种装置在工业上长期被称为发光二极管(LED)。发光的原因是正电荷(空穴)和负电荷(电子)结合发射光。
工业上通常使用的LED都是主要用无机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然而,主要成分是有机材料的EL装置人们也已经知道有好几年了。
这些有机EL装置通常包含一层或多层有机电荷迁移化合物。其结构总体上如附图所示。数字1-10意义如下:
1.基底
2.基极
3.空穴注入层
4.空穴迁移层
5.发射体层
6.电子迁移层
7.电子注入层
8.上电极
9.触点
10.封装物
该结构表示了最一般的情况,可通过减少单独层数使一层完成多项功能而简化。最简单的情况是:EL装置由两个电极构成,并且有一完成全部功能(包括光发射)的有机层位于两极之间。例如在专利申请WO 9013148中描述了所述系统,它是基于聚(对亚苯基亚乙烯基)的。
本发明涉及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它包含一层或多层薄层3-7,鉴于其功能,也可将其合并。例如,在该EL装置的结构中可以省去电子传导层和电子注入层,使得EL装置除了包含电极和基底外只包含例如薄层3-5。
根据本发明,电荷迁移化合物应理解为所有以任何方式传递电荷(空穴和/或电子)的化合物。它们显然包括作为发射体层成分的化合物,即光致发光材料,例如萤光染料。
文献中描述了许多能传递电荷(空穴和/电子)的有机化合物。人们大量使用例如在高真空下蒸气沉积所使用的低分子量物质。这类物质的分类及其用途例如在EP-A-387715,US-A-4539507,4720432和4769292中有很好的综述。一般来说,可用例如所有在电子照相术中已知的光导体物质。
基于低分子量化合物的所有这些EL装置的共同特点是它们的工作寿命太短。工作时,有机发光二极管变得很热(>100℃),这会导致薄层的变化(进而使之破坏),随后使得性能降低或完全丧失功能。
若在EL装置中使用聚合物,则这些问题便较少出现。然而,并未报导多少含聚合物的薄层。从而,例如在日本专利公开4028197中描述了包含作为发射层成分的聚乙烯基咔唑的EL装置。可溶性聚合物如聚乙烯基咔唑是用稀溶液浇铸或旋转涂覆而应用的。该方法的缺点是不能使用多层这种薄层,这是因为第二层所用的溶剂会将第一层部分溶解或至少部分溶胀。这将导致两层在界面的混合,从而使效率降低。这些问题在美国专利4,539,507中有详述。
还应当注意的是,聚合物层的热稳定性不但受化学上-分解-的制约,而且也受物理上的-它们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或熔点-制约。
聚合物在EL装置中的应用的例子还有聚(对亚苯基亚乙烯基)(PPV)和聚酰亚胺。PPV在EL装置中的应用描述于EP-A-443861,WO-A-9013148,9203490和9203491中。值得一提的优点是PPV的热稳定性高,而且不溶解。
聚酰亚胺层是这样制备的:将相应的共聚单体在高真空下进行气相沉积,随后将聚酰亚胺热定形(参见:EP-A-449125)。这些聚合物也是不溶的。
就在EL扇形片尤其是扇形显示)中的应用而言,由于不再可能有光构造能力(photo structurability),该不溶性是一个缺陷。此外,基底的热处理限定了它只能选自高温下稳定的材料例如玻璃。而上述热处理又是聚合物生产中所必需的。
我们发现,使用本发明的新的EL装置可以避免上述缺陷。这些EL装置的结构原则上对应于附图所示的结构,其中如上所述,如果各薄层能完成多项功能,那么有机层的数目可以减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BASF公司,未经BASF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88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羽毛球
- 下一篇:无溶剂合成树脂水分散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