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菜籽饼粕的处理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4108810.3 | 申请日: | 1994-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11A | 公开(公告)日: | 1996-01-24 |
| 发明(设计)人: | 吴岳俊;曾森宏;黄胜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宝安区科技开发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5F5/00 | 分类号: | C05F5/00;A01N65/00;C05G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0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菜籽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农副产品综合利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将油菜籽饼粕制成广谱、高效、无毒的植物生长营养液的方法。专利分类号A23L。
油菜籽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据统计,我国每年产出脱脂的菜籽饼粕约55亿斤,数量巨大;新鲜的菜籽饼粕中含35~45%的蛋白质,经碱或酸解后,可得到十七种含量不等的氨基酸混合物,氨基酸含量十分丰富而全面。但在油菜籽提取油脂的过程中,却把高硫葡萄甙、芥子碱、单宁和皂素等有毒物质残留在菜籽饼粕中,不能直接作为动物饲料用。至目前为止,我国的数量巨大的油菜籽饼粕尚未完全综合利用,十分可惜。
目前,油菜籽饼粕的综合利用和处理方法有如下几种:(1)菜籽饼粕酿造酱油工艺(专利申请号:90101786,贵州省铜仁地区粮科所)。(2)油菜籽饼粕固体发酵去毒制饲料的方法(专利申请号:92103166-1,武汉粮食工业学院)。(3)茶籽饼粕添加剂发酵脱毒法(专利申请号:88102942,叶德权)。(4)提高菜籽饼粕利用的方法[“中国油脂”,89(2)P48-50,沈赤]。(5)棉、菜籽饼粕的加工与利用技术[“饲料工业”,90(2)P21-24]。(6)饼粕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前景探讨[“饲料世界”,89(1)P5-9]。
上述方法不足之处,在于仅将菜籽饼粕作动物饲料(或酿造酱油)前,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脱毒;而脱毒的方法有多种,但其工艺复杂,周期长,脱毒成本高,甚至引起环境污染。而且残存于菜籽饼粕中的有害有毒物质不易全部脱净,稍有不慎,会使人畜产生中毒现象。
本发明克服上述之不足,不经脱毒这一复杂的工艺过程,扩大菜籽饼粕的综合利用的领域,而用下述的物理和化学方法,将其制成具有前途广阔、高效、广谱无毒的植物生长营养液。
本发明通过通过下述步骤来实现:
将新鲜的、无霉变的脱脂菜籽饼粕,经机械粉碎、过筛(40~60目)后,置于带夹道的搪瓷反应釜中,加入1~1.40倍(相对于菜籽饼粕的重量)的普通自来水于釜内,搅拌均匀和不断搅拌下,缓慢加入0.4~0.6倍(相对于菜籽饼粕的重量)的浓度为98%(wt)的浓硫酸,然后,通入饱和蒸汽于反应釜的夹道中,对釜内固液混合物进行间接加热。在不断搅拌下,釜内温度控制在100~130℃,水解6~10小时,即放出料液,趁热用板框过滤机或离心机过滤,所得滤液用碱液中和至PH=6~8。将中和后的滤液加热至50~110℃温度范围内,在不断搅拌下,分批加入与料液所含氨基酸等当量的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的可溶性盐类,反应3~5小时,生成易被植物吸收的富含各种氨基酸的植物生长营养液。
本发明与现有油菜籽饼粕的处理方法不同之处和特征在于:
(1)本发明首先提出用水解菜籽饼中蛋白质生成含量不等的十七种氨基酸混合物,然后加入于植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与之进行螯合反应或配合反应,生成稳定的螯合物或配合物。
反应式如下:
(1)蛋白质水解成多种含量不等的氨基酸的混合物:
(2)氨基酸与可溶性金属盐中的金属离子,进行螯合反应:
(3)氨基酸混合液中存在的铵根离子,与可溶性金属盐中的金属离子进行配合反应:
Me2+—代表可溶性金属盐中的金属离子,可以是Zn2+、Cu2+、Ni2+、Fe2+、Mn2+等金属离子,但至少是锌离子。
上述以水解、过滤、螯合(或配合)反应工序所组合的生产富含多种氨基酸的植物生长营养液的工艺简单可靠成熟,易实现工业化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宝安区科技开发公司,未经深圳市宝安区科技开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88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电解液增容剂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传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