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药物热敷袋药粉的生产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4108675.5 | 申请日: | 1994-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50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丽华 |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 |
| 代理公司: | 云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元富 |
| 地址: | 653100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药物 热敷 药粉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草药热敷治疗药袋制造技术领域。
现有技术对风寒湿邪所致的痹症、骨折脱位中后期的筋挛、筋缩强直病症的治疗,通常是使用由几种中草药配制成药粉来达到治疗目的,治疗方法是:将药粉用温开水调成糊状,用绷带包敷于病症部位,患者2~3天就需到诊所或医院更换一次药粉,直至痊愈。这不但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是一件难事,且潮湿的药粉浸出药汁与汗液附于皮肤上,患者奇痒难忍,长期的绷带包敷给患者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带来不便。另一种是民间常采用的用热毛巾热敷,以促进血液循环,效果不是很理想。
为克服上述困难,医疗工作者们长期以来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为社会提供出了诸如:市售的《五0五神功元气袋》,中国专利公开的申请号为:91231553.9,发明名称为《增效中药保健治疗敷具》;申请号为:93209159.8,发明名称为《药物热敷袋》;申请号为:92239641.8,发明名称为《药物保健袋》等的多种技术,这些技术与较传统的绷带包敷技术相比,方便、实用,符合中医科学外病外治,内病外治的原理。至于能治什么病,不能治什么病,效果好坏则取决于药袋中的药粉。
本发明的目的是给社会提供一种药物热敷袋药粉的生产方法,以配合热敷药袋有效地治疗风寒湿邪引起的关节疼痛、颈肩腰腿痛、腰肌劳损,颈椎腰椎及各部位骨质增生等病。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药物热敷袋药粉的生产方法是:将臭药、姜味子、香叶、五香散、黄姜、地胡椒、豆青香、野桃根、红蒿根、石菖蒲、公丁香、白花舒筋、麻里麻、黑藁本、麝香等十五种中草药按比例混合辗碎后包装制得成品的。十五种中草药的重量份数为:臭药5~25、姜味子10~30、香叶10~20、五香散10~25、黄姜10~20、地胡椒5~25、豆青香10~20、野桃根10~20、红蒿根5~20、石菖蒲15~25、公丁香5~25、白花舒筋5~25、麻里麻5~30、黑藁本5~25、麝香1~15。
本发明提出的药物热敷袋药粉与现有技术相比,对风寒湿邪引起的关节、颈肩腰腿痛、肌肉酸痛麻本,风湿性疼痛,腰肌劳损,颈椎、腰椎及各部位的骨质增生,对血淤导致的月经不调、闭经、痛经、产后淤血腹痛、元阳不足、引起的子宫寒痛、跌打损伤中后期促进骨伽生长,骨折脱位引起的筋挛、筋缩、关节强直等症有显著疗效。外出工作、学习、旅游,用已有技术提供的各式各样热敷袋配合该药粉敷烫足三里、大椎等穴,能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恢复疲劳作用。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将臭药25克、姜味子30克、香叶5克、五香散15克、黄姜5克、地胡椒5克、豆青香5克、野桃根10克、红蒿根15克、石菖蒲10克、公丁香5克、黑藁本5克、白花舒筋5克、麻里麻30克、麝香2克混合后,辗碎包装制得成品的。
实施例2
将臭药5克、姜味子30克、香叶25克、五香散15克、黄姜5克、地胡椒5克、豆青香20克、野桃根10克、红蒿根15克、石菖蒲10克、公丁香5克、白花舒筋25克、麻里麻10克、黑藁本25克、麝香2克混合后,辗碎包装制得成品的。
用实施例1制得的药粉配合药物热敷袋治疗手肘关节疼痛,热敷当天疼痛减轻,10天后痊愈。
用实施例2制得的药粉配合药物热敷袋治疗腰膝关节风湿性疼痛,热敷当天症状缓解,12天后痊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丽华,未经张丽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86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打击工具
- 下一篇:彩色阴极射线管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