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纺织器材的制作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4108460.4 | 申请日: | 1994-07-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76C | 公开(公告)日: | 1997-11-19 |
| 发明(设计)人: | 袁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上饶地区五府山纺织器材厂 |
| 主分类号: | D03J5/00 | 分类号: | D03J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3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织器材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器材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几个步骤:选取竹片、干燥、先涂胶水、后加温、加压、定时压制、速冷定型,或先加温、加压、定时压制、后涂胶水再压合速冷定型形成压缩竹,再用其制作各种规格的投梭棒等纺织器材。
目前,国内外制作如织机用投梭棒等纺织器材,大都用37层以上优质木材旋切成的单板涂上胶水经热压机压缩固化而成的层压木制作。其主要缺陷是单板纤维短,弹性韧性差,使用胶水多,质硬而脆,制作的投梭棒等纺织器材易崩裂,皮节损耗大,制造成本高。而质优价廉的竹材没有被采用。CN86107812A所公开的工艺有“去青皮”的要求。把毛竹的竹青面在压刨机上压刨削一、两道工序,把竹青圆面刨出一个平面。用户使用实践证明,刨去竹青的压缩竹投梭棒,冲击韧性差,其制造工艺的特征在于规格化的钢质模板条、效率低、不能形成生产能力,同时,采用不能自动调节的钢模限位压缩(见对比文件1.3)由于竹片老、嫩、厚、薄、宽、窄等尺寸精度达不到一致,均会造成压缩比不同和同一件产品各部分密度不同。密度过大的部分造成压缩竹的硬脆性,密度过小的部分使其达不到强度要求,冲击强度低下,使用寿命短。据陕西纺织器材研究所检测结果,平均耐冲击强度为1.14KG/CM2。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压缩竹及其投梭棒等纺织器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纺织器材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取竹片、干燥、加温、加压定时压制、后涂胶水、再压合速冷定型成压缩竹、再制作各种规格的投梭棒等纺织器材,其特征是:用厚8mm以上且全部保留竹青的竹片数片,经热压机活动自动调节热压板,在70-150℃和180-380T的压力下分4次加压,每次压制8-12分钟,对竹片的各结合面涂上尿醛(或酚醛)胶水再压合速冷定型制成压缩竹。
本发明分4次加压的具体温度和压力分别为
70-90℃ 180-220T 90-105℃ 220-280T
105-115℃ 280-320T 115-150℃ 320-380T。
压缩竹压制成形后,再用它制作各种规格的织机用投梭棒等纺织器材。
用上述方法制作的压缩竹及其投梭棒等纺织器材,经陕西纺织器材研究所检验,其冲击韧性及抗剪强度与层压木对比如下:
项 目 计量单位 压缩竹 层压木
抗压强度 N/mm2 ≥85 73
静曲强度 N/mm2 ≥160 156
冲击韧性 J/cm2 ≥14 12
由上所述可见,本发明较层压木的优点在于纤维长、弹性好,耐用度高,梭头不会崩裂,长期使用损伤少,易修理、皮节磨损小,成本低,层压木投梭棒6元/支,压缩竹投梭棒1.8元/支,它的推广使用,可节约大量优质木材。
本发明的具体方法由以下附图及实施例给出。
附图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制作压缩竹及投梭棒等纺织器材的剖面图。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具体方案细节。
在附图中,用厚8mm以上且全部保留竹片1数片干燥后,在热机上采用活动自动调节热压板压缩工艺先后分4次分别用如下温度和压力压制:
第一次:70-90℃ 180-220T
第二次:90-105℃ 220-280T
第三次:105-115℃ 280-320T
第四次:115-150℃ 320-380T
每次压制8-12分钟,对竹片1之间的各结合面涂上尿醛(或酚醛)胶水2,压缩成型,通循环冷却水速冷定型,制成压缩竹,再用上述方法制作的压缩竹制作织机用各种规格的投梭棒等纺织器材。
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为:先将竹片1干燥后,对竹片1各结合面涂尿醛(或酚醛)胶水2,在热压机上按上述方法的温度,压力和时间进行压制,压缩成型,通循环冷却水速冷定型,制成压缩竹,再用上述方法制作的压缩竹制作织机用各种规格的投梭棒等纺织器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上饶地区五府山纺织器材厂,未经江西省上饶地区五府山纺织器材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84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离子交换一步分离磷、砷、硅、钼,制取钨酸铵的工艺
- 下一篇:旋转式压缩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