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胶粘绷带胶膜及采用所述胶膜的胶粘绷带无效
| 申请号: | 94108268.7 | 申请日: | 1994-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49A | 公开(公告)日: | 1995-05-10 |
| 发明(设计)人: | 增子康司;齐藤利和;岩本俊昭;新井田康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庄臣消费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L25/00 | 分类号: | A61L25/00;A61F13/02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元金,罗才希 |
| 地址: | 美国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胶粘 绷带 胶膜 采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胶粘绷带胶膜及一种采用所述胶膜的胶粘绷带。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皮肤刺激性小的胶粘绷带胶膜以及一种采用所述胶膜的胶粘绷带,所述的膜用由50-80%(重量)苯乙烯弹性体和50-20%(重量)聚烯烃组成的非织造物作载体。
迄今广为使用的胶粘绷带胶膜产品是通过将胶粘剂涂敷于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等的膜上制成的。但是,诸如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等一类的材料的透湿度低;当将所述的材料用于胶粘绷带并粘合到皮肤上时,它会妨碍皮肤的呼吸,还会引起皮肤刺激作用。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曾采用一些方法,如使膜中形成气孔等。但是仍有局部妨碍皮肤呼吸的问题,而且气孔会使水渗入垫料中而降低膜的粘接强度。此外,由于膜比皮肤柔韧性差,它也会造成对皮肤的物理刺激。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赋予膜和胶粘剂以足够的透湿度和足够的柔韧性来解决上述问题。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用通过在由50-80%(重量)苯乙烯弹性体和50-20%(重量)聚烯烃组成的非织造织物上用完全涂敷胶粘剂(优选多孔胶粘剂)或模式涂敷胶粘剂的方法制成的胶粘绷带胶膜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中所用的苯乙烯弹性体广泛地讲包括将苯乙烯作为共聚单体与其它单体共聚所形成的弹性体。其它单体的实例可以是可与苯乙烯共聚的单体,例如,二烯类化合物,如丁二烯、异戊二烯和氯丁二烯;烯烃类,如乙烯、丙烯、丁烯和己烯;(甲基)丙烯酸和醇类的(甲基)丙烯酸酯类,如甲醇、乙醇、丁醇和已醇的(甲基)丙烯酸酯。由硬段和软段组成的嵌段共聚物是优选的。由聚苯乙烯硬段和聚异戊二烯(特别是氢化聚异戊二烯)软段组成的嵌段共聚物是特别优选的。加氢反应可以采用金属催化剂(如铂、钯、镍、钴等)在非极性溶剂中进行。按双键总量计,加氢度优选为80%或更多,更优选为90%或更多。当加氢度低于80%时,不能得到具有足够耐候性的非织造织物。
这种嵌段共聚物柔韧性好、模量低,并且具有优良的压缩永久变形性、耐热性、耐候性和低温性能,上述特点是由于同时具有硬段和软段的结构特性所致。其合成方法,例如可参见日本公开专利申请(公开)11059/92和136250/92号所述。适宜的聚苯乙烯嵌段的量为嵌段共聚物总重量的10-50%。当超过50%(重量)时,拉伸性就不足;当低于10%(重量)时,拉伸强度则不够。
本发明所用的聚烯烃的实例可以是烯烃(如乙烯、丙烯、丁烯或戊烯)的均聚物;两种或更多种这些烯烃的共聚物等。其中优选聚丙烯。
本发明的胶粘绷带胶膜采用由苯乙烯弹性体和聚烯烃组成的非织造织物。即,仅用苯乙烯弹性体制造的非织造织物的柔韧性好,但机械强度和断裂强度低。但是当它与聚烯烃共混后,其机械强度和断裂强度可大大提高。因此柔韧性通常随聚烯烃含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本发明的胶粘绷带胶膜中聚烯烃的含量为20-50%(重量)。当聚烯烃含量低于20%(重量)时,得不到足够的强度。当聚烯烃含量超过50%(重量)时,柔韧性则不够。
如果需要,本发明的胶粘绷带胶膜可通过添加石蜡油等来改善模压加工性。可用各种已知的添加剂来改善材料的耐候性、耐热性和其它性能。
本发明的胶粘绷带胶膜中所用的胶粘剂并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对皮肤刺激性小并能与皮肤粘合就行;可用的有橡胶状胶粘剂、丙烯酸类胶粘剂和SIS嵌段共聚物胶粘剂。这种胶粘剂可以在非织造织物的整个粘合表面上涂敷。为了不致降低透湿度,优选用多孔胶粘剂涂敷,或者胶粘剂不是完全涂敷而是采用模式涂敷。
有多种方法可制备多孔胶粘剂,可采用的一种方法包括用一种高吸水性聚合物作为发泡剂,将其吸水后分散在胶粘剂溶液中,涂敷分散体,蒸发水分后使胶粘剂成为多孔状。但是,并不限于所述的这种方法。
关于模式涂敷方法,可通过(例如)丝网涂敷或照相凹板式涂敷的方法将胶粘剂涂在载体上。但并不限于这些涂敷方法。
涂敷胶粘剂可以采用的一种方法是将胶粘剂直接涂在非织造织物上,还有一种方法是将胶粘剂涂到隔离纸上然后转移到非织造织物上,或用其它方法。
本发明的胶粘绷带胶膜所用的非织造织物载体易于吸水,这有时会引起所述织物使得水渗入膜内的问题。所以宜对胶粘剂涂面的背面进行拒水整理。这几乎可以完全阻止水渗入非织造织物内。拒水剂的实例有硅型拒水剂、氟型拒水剂等。但并不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庄臣消费品有限公司,未经庄臣消费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82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