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由电子器件及备有电池的机架组成的可携式电子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4108106.0 | 申请日: | 1994-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82C | 公开(公告)日: | 1999-02-10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正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B1/08 | 分类号: | H04B1/0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曹济洪,张志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器件 备有 电池 机架 组成 可携式 电子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特别是涉及根据该电子装置如何使用而能选用的机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由于半导体工艺的进展,电子器件变得又小又轻,现在市场上都可买到各种各样的便携式电子装置。以下将以选呼接收机即寻呼机作为典型例子来说明这类便携式电子装置。
由于选呼接收机一般是由于个人使用的,考虑到选呼接收机的各种不同携带方式,因而有各种不同的设计形式。例如图1A至1D所示为四类不同的外壳。图1A所示为一般携带在腰带上的盒式外壳。图1B所示为便于放置在口袋中的卡片式外壳。图1C是悬挂在颈上的悬垂式外壳。图1D是表带式外壳。
不过上述的这些常用选呼接收机的设计形式,其携带方式是固定的,不能改作他用。例如一个穿着没有腰带衣服的人有一包含盒式选呼接收机,由于无法固定就不便于携带。又如一个人有一台卡片式选呼接收机,想去游泳也不便于携带这一装置。
在这种情况下,要换成不同外壳形式的别的选呼接收机也会有各种缺点,例如,不仅麻烦和花费,而且甚至得更换呼叫号码。
另一方面,从制造厂一方考虑,具有相同内部线路和内部结构的各种接收机,为了不同的携带方式必须生产不同的机壳款式,这将会造成开发费用和存货管理上很大负担。尤其是在这类接收机的生产中,按照其不同的款式必须生产多种的机壳,而其内部线路及零件也必须针对相应的机壳在单独的生产线上生产。这样就将增加生产工序使生产过程复杂化。
再有,在常用的选呼接收机中,由于可使用的电池是由所购到的接收机的款式所决定的,一般不能把原装的电池容量改成较大的电池容量。因此,要将提醒用户接收信息的电子声响变换成机械震动,或者增加增收机其它选用功能的线路都是很困难的。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源容量可自由选择而且又便于改变以便同用户使用装置的目的相匹配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自由选用而且又便于按照用户使用电子器件的目的改变电源容量的机架。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根据电子装置的携带方式使之具有适宜的款式而又减少制造厂家负担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根据本发明,其便携式的电子装置包括电子器件,和一个可拆卸地安装电子器件的机架,该机架具有可向电子器件提供附加电源的电池。当电子器件装进机架时,由机架电池的附加电源通过外接端子供给电子器件。虽然电子器件有内部电池,但通过将电子器件同机架的电池相连接,就有可能改变电池的容量。这种结构使电子器件方便地增加各种任选功能成为可能。通过制备带有不同电池容量的各种机架,用户就可根据使用电子装置的用途,选用所需电池容量的一种机架。
由于机架可制备出各种适用的款式,用户就可根据其用途选用多种款式中适用的一种,例如,机架可制成盒式、卡片式、悬垂式或表带式等款式。这些机架上的一部分开有一个窗口或凹槽,以便能装进电子器件。
图1A是提供携带在腰带上的常用的盒式选呼接收机的透视图;
图1B是便于放进口袋中的常用的卡片式选呼接收机的透视图;
图1C是是提供悬挂在头颈上的常用的悬垂式选呼接收机的透视图;
图1D是常用的表带式选呼接收机的透视图;
图2是本发明便携式电子装置第一实施方案中的电子器件的透视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案的电子器件的线路结构的方块图;
图4A是第一实施方案的完整结构的拆开透视图;
图4B是第一实施方案装配完成之后的透视图;
图5A是第二实施方案的完整结构的拆开透视图;
图5B是第二实施方案装配完成之后的透视图;
图6A是第三实施方案完整结构的拆开透视图;
图6B是第三实施方案装配完成之后的透视图;和
图7是第四实施方案完整结构的拆开透视图。
本发明以下将参照附图加以说明。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选呼接收机(后面简称为接收机)。
在接收机1中,电子线路和其它零件是装在一般为正方形的薄外壳2中,在外壳2的正面有一个显示窗3和一组功能选择按钮4。在外壳2的三个侧边上有三个将接收机1连接到机架(以后将描述)的窄凹槽5,在另外的一边上有外接端子6。另外,在外壳2背面有一电池盖子7,它是当从外壳2中装进和取出一种小型钮扣电池(图中没有示出)时应用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气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81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的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热交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