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1,4-丁二醇的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4108096.X | 申请日: | 1994-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208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2-09 | 
| 发明(设计)人: | 童立山;羊衍巽;李向伟;冯薇荪;王海京;王彦;徐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7C29/149 | 分类号: | C07C29/149;C07C31/20 | 
| 代理公司: |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屈定秀 |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丁二醇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1,4-丁二醇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以顺丁烯二酸二烷基酯和/或丁二酸二烷基酯为原料进行气相催化氢化反应制备1,4-丁二醇的方法。
1,4-丁二醇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对苯二甲酸二丁酯(PBT)、聚氨酯、γ-丁内酯和四氢呋喃。通常,1, 4-丁二醇是以乙炔和甲醛为原料,在高压下合成,也可以由γ-丁内酯或由四氢呋喃水解制得。随着丁烷氧化制备顺丁烯二酸酐技术的发展,八十年代以来,采用非贵金属混合氧化物为催化剂,从顺丁烯二酸酯气相氢化制造1,4-丁二醇的方法发展很快,如EP0143634公开了一种用Cu-Cr-Ba或Cu-Cr-Mn混合氧化物为催化剂在150-240℃、25-75巴、H2/酯摩尔比为150-800∶1,原料液体体积进料空速(LHSV)为0.1-0.6小时-1,采用二段气相氢化方法由顺丁烯二酸二乙酯和/或丁二酸二乙酯制造1,4-丁二醇的方法,该法较好的结果是:在170-190℃、4MPa、LHSV 0.34小时-1,H2/酯摩尔比为300∶1条件下,酯转化率>90摩尔%,1.4-丁二醇选择性才能达70摩尔%以上。WO 9101961公开了一种采用二个并联的气相催化氢化反应器,由顺丁烯二酸酯制造1,4-丁二醇的方法,该方法与串联反应器相比降低了反应器的阻力,简化了工艺,但未提及空速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顺丁烯二酸二烷基酯和/或丁二酸二烷基酯为原料,使用非贵金属催化剂,进行一段气相催化氢化反应制备1,4-丁二醇的方法。该法克服了已有技术的不足,可以在较大的原料液体体积进料空速条件下获得高产率的1,4-丁二醇,并具有很好的反应稳定性。
本发明所用的催化剂是按照申请号为94105927.8的中国专利申请所述方法制得的通式为CuaZnCrbMcOx的非贵金属催化剂,其中a=0.1-10、b=0.1-5、c=0.1-5,分别表示Cu、Cr、M的原子数,X是为满足其它元素化合价要求所需要的氧原子数,M是选自IVB族中的一种元素,最好是Zr元素,其制备步骤包括:
(1)将Cu、Zn、Zr盐以及铬酸酐按照该催化剂的组成比例溶解在脱离子水中,制成混合物浓度为20~50m%的溶液,在搅拌下与碱混合,发生共沉淀作用,控制溶液的pH值=5-7,过滤、洗涤,于100-120℃干燥10-15小时,在350-500℃焙烧20-30小时,然后成型、制得催化剂母体;
(2)取反应需要量的催化剂母体装填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在氢气或用惰性气体稀释的氢气存在下,在0.1-2.0MPa压力下于150-300℃还原5-40小时。
本发明所述方法其工艺过程是:催化剂经还原预处理后,将反应器温度降至反应温度,然后向反应器内通入顺丁烯二酸二烷基酯和/或丁二酸二烷基酯以及氢气进行催化氢化反应即可制得1,4-丁二醇。以顺丁烯二酸二烷基酯为原料时,其反应式如下:
其工艺条件是:反应压力1-8MPa、最好是3-7MPa;反应温度190-300℃、最好是200-280℃;反应原料液体体积进料空速0.2-2.0小时-1,最好是0.4-1.0小时-1;H2/酯摩尔比为100-500∶1、最好是150-300∶1。此外,从反应产物中分离出来的氢气可以循环使用。
本发明所述方法与采用二段氢化的现有技术比较具有工艺简单、时空收率高、1,4丁-二醇选择性高、稳定性好等特点。如用本发明所述方法,以顺丁烯二酸二乙酯为原料LHSV为0.6小时-1条件下,连续反应700小时,反应结果:酯单程转化率保持在90摩尔%以上,1,4-丁二醇选择性保持在70摩尔%以上,而已有技术是通过两段加氢,而且空速只有0.34小时-1,1,4-丁二醇的选择性才能达到同样水平。
下面的实施例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80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柽柳保健茶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修复切石圆盘锯基材刚性之工艺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