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产生多组电子束的彩色显像管的电子枪无效
| 申请号: | 94107764.0 | 申请日: | 1994-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05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7-18 |
| 发明(设计)人: | 陈兴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J29/50 | 分类号: | H01J29/5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萧掬昌,叶恺东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产生 电子束 彩色 显像管 电子枪 | ||
1.一种用于多电子束彩色阴极射线管的一字排列式电子枪,阴极射线管的显示屏上的电视图像是通过多束水平排列的电子束以光栅般的形式在多个垂直间隙排列的水平扫描线上扫描形成的,其中各电子束形成电视图像的红、绿或蓝三主色的其中一种主色,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枪包括:
阴极装置,是各组同色的彩色枪,共同使用在垂直方向上长椭圆形的阴极,每支彩色枪的电流大小由所述共同阴极和相应的第一栅极之间的电压差来决定;
一个电子束形成区,毗邻所述阴极装置配置,且装有彼此间隔排列、带电的第一和第二栅极,分别具有第一和第二间隔排列的孔眼阵列,用于使所述高能电子形成多束电子束,其中各所述第一和第二孔眼阵列的上下水平排列的孔眼分别供形成上下水平扫描线红、绿、蓝三主色、水平排列的电子束通过,且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孔眼阵列的诸孔眼还垂直排列分组,从而形成三对垂直排列的孔眼组,用于使相应水平扫描线上的各红、绿、蓝主色各垂直孔眼组中的第一和第二垂直排列的电子束通过;
透镜装置,配置在所述电子束形成区和阴极射线管的显示屏之间,用于将电子束在显示屏上聚焦;和
会聚装置,配置在所述透镜装置和显示屏之间,用于将电子束会聚到显示屏上的上下部位上,其中所述上下各部位分别在毗邻的上下水平扫描线全长受到扫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栅极具有多个第一和第二垂直间隔水平排列的带电部分,各带电部分具有所述第一孔眼阵列的相应孔眼,且其电容实质上相等。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栅极还有一个不导电部分,设置在所述多个带电部分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电部分由金属构成,所述不导电部分具有用以在毗邻的各导电部分之间形成间隙的部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枪,其特征在于,它还具有多个第一视频信号源和多个第二视频信号源,各第一视频信号源耦合到所述第一栅极的所述第一带电部分的相应部分,各第二视频信号源耦合到所述第一栅极的所述第二带电部分的相应部分,用以给各相应部分提供相应的视频信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枪,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和第二多个视频信号源具有存储装置,供存储所收到的视频信号,用于以后借助所述电子束显示在显示屏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枪,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装置具有至少第三和第四带电栅极,且其中所述第三和第四栅极的至少其中之一具有多个在垂直方向上细长、水平排列的孔眼,供同色的电子束通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带电栅极分别为G1控制栅极和G2帘栅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和第四带电栅极分别为G3栅极和G4栅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枪为双电位电子枪。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枪为四极电子枪。
12.彩色阴极射线管的一种G1控制栅极,适宜接收阴极来的高能电子并使所述高能电子形成多束电子束,以便在所述阴极射线管的显示屏上形成电视图像时以光栅般的形式横贯所述显示屏沿多个扫描线全长水平移动,所述栅极包括:
第一、第二和第三水平排列的上导电部分,各上导电部分适宜耦合到相应的第一视频信号源;
第一、第二和第三水平排列的下导电部分,各下导电部分适宜耦合到相应的第二视频信号源;
绝缘装置,设置在毗邻的各导电部分之间,用于在电气上将所述各导电部分隔离开来;
界定装置,供界定第一、第二和第三水平排列、各个配置在所述上导电部分相应部分内的上孔眼,其中各所述上孔眼供形成显示屏上电视图像的红、绿、蓝三主色的其中一种颜色的相应上电子束通过,且其中所述上电子束沿第一上扫描线全长水平移动;和
第一、第二和第三水平排列的下孔眼,各孔眼配置在所述下导电部分相应的部分,其中各所述下孔眼让在显示屏上形成电视图像的红、绿、蓝三主色的其中一种颜色的相应下电子束通过,且其中所述下电子束都沿第二毗邻的下扫描线全长移动,其中各对第一、第二和第三上和下孔眼垂直排列,用于使在显示屏上形成同主色的电子束通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776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