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波加热饮料的方法及一种微波炉无效
| 申请号: | 94106797.1 | 申请日: | 1994-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326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6-14 | 
| 发明(设计)人: | H·卡尔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而浦欧洲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L3/01 | 分类号: | A23L3/01;H05B6/8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辛 | 
| 地址: | 荷兰费***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波 加热 饮料 方法 微波炉 | ||
本发明系关于一种把饮料或流体状食品加热至指标温度的方法,饮料或食品是装在具有一定外部形状并用可透过微波的材料制成的包装件或容器中的。此处所用术语“指标温度”的意思是在预蒸煮或制备食品时参照的“备览”温度,或是在制备新鲜食品以供在以后制备工序中消费与使用时的“加工制备”温度。
本发明还涉及实现该方法的微波炉以及微波炉的应用,其炉腔的尺寸和形状与用来加热盛装饮料或流体食品的包装件或容器相适配。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把盛装于包装件或容器中的饮料或食物、流体状食品快速、经济、有效地加热至预定温度。该包装件或容器是由例如纸、塑料或它们的合成物,或其它材料制成的。
理想的目标是能对在包装件或容器中的流体进行加热,并提供卫生保健处理以保证饮料或食品的保存质量。
饮料或食品,例如内含咖啡,而包装体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内包装件,通常用塑料,内盛咖啡粉,另一是外包装件,用来盛水。当水达到饮料制备温度时,内包装件开启,咖啡粉和水在外包装件中混合,热后就把该外包装件作为容器使用。这种类型包装件可以适用的饮料或食品的其它例子是各种汤类或热果汁饮料,例如,越桔属与蔷薇果汤及婴儿食品。这些饮料或食品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需要加热至一定温度,即“制备”温度,在已达到良好质量时一般不使之超过此温度,此一确定的即“指标”温度可以是制备温度,对于咖啡可以是91-92℃,对于越桔属或蔷薇果汤,约为65℃。
使用微波加热程序将能适合所提出的卫生学和处理相关的各种要求,并能对包装件中的饮料或食品进行加热。可是,现今市场上的家用微波炉是作为许多不同加热与食品制备之用的。这就是说,为了给各种容器、盘碟等提供空间而使炉腔相当大。一方面,使用特殊的融化程序加热融化食品,在另一方面把水加热至沸腾温度,第三,加热已烹饪好的食品,这需要先进的微波炉控制,并需建立多种不同的制备程序。需要宽广的炉腔意味着微波炉相应地具有大的外形尺寸,调节这种微波炉来进行多种不同的加热与制备意味着该微波炉对诸如上述的某种加热形式不是最佳的。因而,会延长加热时间,并会由于不均匀加热造成加热质量的降低。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微波加热方法,它能对这些饮料或食品以最佳形态进行加热然后再进行处理。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引言中所确定的形式的方法来达到的,其特征在于包装件置于微波炉中,微波炉有适合于包装件或容器的形状和尺寸的微波腔,微波腔基本在两度方向上被包装件或容器完全充满,并在其第三度方向上被部分或完全充满。微波能量通过与包装件匹配的腔室底部的输入孔供至包装件的底部,以及当达到指标温度时中止微波输入。
此方法意味着炉腔的体积利用率极高并可使用尽可能低的能量消耗,有效快速地基本无损失地进行加热。在微波能量供入包装件的底部后,就在饮料或流体状食品中建立起自然对流,于是就能保证对整个流体容积实现均匀的加热。使用与包装件或容器适配的炉腔,它在上述的咖啡情况下具有1立升的容器容积,也可以是牛奶或果汁盒或为此容积的一半,这意味着微波炉整体外形尺寸较小,由于它不需要比普通咖啡调配器更大的空间,故使微波炉易于摆放,当使用与普通盒体底面积相同但高度约为其一半的“半盒体”时,由于微波能量是从包装件的底部供给的,相应地也能得到有效的加热。
按照本发明方法的一个优先实施例,是从包装件或容器的外部来感知饮料或食品的指标温度指示参数的。
按照本发明方法的另一优先实施例,该温度是用红外传感器接受通过包装件壁上的红外线透过区的、来自饮料或容器的红外辐射而测得的。相应于另外的实施例,该温度是用湿度传感器检知由饮料或食品所释放出的湿气来得到的。由包装件所释放出的湿气是经过在把包装件插入腔内之前就开好的通孔或其它孔口产生的。
另一附加的实施例中则包括使用光传感器检测到穿透饮料或食品的光的变化来得到指标温度的。
在本发明方法的一个有利的实施例中,可使包装件或容器插入或移出炉腔的操作更加方便,其特征是使用微波炉的炉门把包装件或容器插入炉腔中,把包装件或容器放在门上的夹持器中,利用炉门的关/开运动将其插入/移出炉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而浦欧洲有限公司,未经惠而浦欧洲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67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帽高压放电灯
- 下一篇:压力传感器的校正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