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性聚烯烃和含有该改性聚烯烃的组合物无效
| 申请号: | 94106568.5 | 申请日: | 1994-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454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3-21 |
| 发明(设计)人: | 中村祥彦;青山泰三;小林广树;周明德;原和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8F255/00 | 分类号: | C08F255/00;C08F255/02;C08F2/18;C08L51/06;C08L23/00;C08L23/10;//;21206;22018)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爱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改性 烯烃 含有 组合 | ||
1.通过一种方法制备的改性聚烯烃,该方法包括制备水悬浮体,其中含有(a)结晶聚烯烃、(b)每100份(重量)结晶聚烯烃1-500份(重量)乙烯基单体和(c)每100份(重量)乙烯基单体0.01-10份(重量)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用乙烯基单体(b)浸渍结晶聚烯烃(a);在温度等于或高于结晶聚烯烃(a)结晶区基本上开始熔化的温度下聚合乙烯基单体(b)。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改性聚烯烃,其中所述乙烯基单体(b)包括80-100%(重量)的至少一种单体,该单体选自芳族乙烯基化合物、具有C1-C22烷基基团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具有C1-C22烷基基团的丙烯酸烷基酯和不饱和腈化合物以及20-0%(重量)的其它可与所述单体共聚的乙烯基单体。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改性聚烯烃,其中所述乙烯基单体(b)包括80-100%(重量)的至少一种单体,该单体选自芳族乙烯基化合物、具有C1-C4烷基基团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具有C1-C8烷基基团的丙烯酸烷基酯和不饱和腈化合物以及20-0%(重量)的其它可与所述单体共聚的乙烯基单体。
4.根据权利要求2的改性聚烯烃,其中所述单体是至少一种选自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正丁酯的单体。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改性聚烯烃,其中所述乙烯基单体(b)是苯乙烯。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改性聚烯烃,其中所述乙烯基单体(b)是甲基丙烯酸甲酯。
7.根据权利要求1的改性聚烯烃,其中所述乙烯基单体(b)是丙烯酸正丁酯。
8.根据权利要求1的改性聚烯烃,其中所述自由基聚合引发剂(C)是按每100份(重量)所述乙烯基单体(b)1-10份(重量)的量存在于所述水悬浮体中。
9.根据权利要求1的改性聚烯烃,其中所述结晶聚烯烃(a)是丙烯均聚物或含有至少75%(重量)丙烯单元的基于丙烯的聚烯烃。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改性聚烯烃,其中所述浸渍是通过在所述乙烯基单体(b)基本上不被聚合的温度下加热所述水悬浮体进行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改性聚烯烃,其中所述浸渍是在T-50℃到T-10℃的温度范围通过搅拌所述水悬浮体进行的,其中,T是所用自由基聚合引发剂(C)10小时半衰期温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的改性聚烯烃,其中所述聚合是在MP-20℃到MP+20℃的温度范围,时间为0.5-10小时的条件下进行的,其中,MP是所述结晶聚烯烃(a)的熔点,在该熔点下,所述结晶聚烯烃(a)的结晶区至少部分被熔化。
13.一种聚烯烃组合物,包括(A)聚烯烃和(B)每100份(重量)所述聚烯烃(A)0.01-100份(重量)权利要求1的改性聚烯烃。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组合物,其中所述改性聚烯烃(B)的量为0.01-20份(重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3的组合物,其中所述聚烯烃(A)是含有至少50%(重量)丙烯单元的丙烯均聚物或共聚物。
16.根据权利要求13的组合物,其中所述聚烯烃(A)是一种丙烯聚合物的混合物,该丙烯聚合物含有至少50%(重量)丙烯单元和每100份(重量)所述丙烯聚合物0.1-100份(重量)的含有至少50%(重量)乙烯单元的乙烯聚合物。
17.根据权利要求13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至少一种每100份(重量)所述聚烯烃(A)中(C)0.01-100份(重量)芯-壳接枝共聚物和(D)0.1-1,000份(重量)无机填料,所述芯-壳接枝共聚物包括40-95%(重量)交联弹性体的芯层和60-5%(重量)接枝到所述交联弹性体上的乙烯基聚合物的壳层。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组合物,其中所述交联弹性体具有玻璃化温度不高于25℃和所述乙烯基单体具有玻璃化温度不低于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钟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656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离心泵
- 下一篇:控制用面板的装配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