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湿式聚氨基甲酸酯/榔皮纤维人造皮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4105870.0 | 申请日: | 1994-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79A | 公开(公告)日: | 1995-12-27 |
| 发明(设计)人: | 康芳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和风塑胶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N3/12 | 分类号: | D06N3/12;B32B5/16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国平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湿式聚 氨基甲酸酯 纤维 人造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造皮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湿式聚氨基甲酸酯(PU)人造皮及其制造方法。
目前市面上所谓的“PU真皮绒”是一种人造皮,主要包括一布类基质及一聚氨基甲酸酯涂层,该聚氨基甲酸酯涂层涂覆在该布类基质的表面上,其目的在于仿效真皮(动物兽皮)的触感与手感,但由于其真皮感仅在40%左右,易于辨识,缺乏真皮的质地与触感而且其性质,诸如透气性、散热性、吸水性等亦均不佳,因此与真皮之间仍有很大的差距。
目前生产聚氨基甲酸酯人造皮的方法大致包括下列步骤:将聚氨基甲酸酯树脂、颜料、气孔调整剂、二甲基甲酰胺(以下简称DMF)溶剂以搅拌机混合搅拌后用真空脱泡机把气泡抽出以防止制成的成品产生针孔,再用涂布机把脱泡后的混合物涂布于布类基质的表层上(以压力泵抽取方式进行涂布)构成胚材品,然后令胚材品在冷水凝聚槽中经水处理产生化学作用使胚材品表面产生一层薄膜;接着于60-70℃的水洗槽(热水槽)里令DMF溶剂脱离胚材品的聚氨基甲酸酯涂层使胚材品产生发泡层而成为较具弹性的半成品。以烫平轮将半成品的表面整烫为均匀的平面,再经烘箱定型设备烘干并撑开定型、冷却轮冷却并卷成长圆筒状、研磨机的表面研磨、以及防污处理和手感与触感处理等步骤后即得成品。
过去虽曾有人试图将动物真皮与聚氨基甲酸酯人造皮结合使用以增进其仿真皮性,但由于二者难以结合,以致在现有技术中聚氨基甲酸酯人造皮中并未使用任何真皮纤维,对聚氨基甲酸酯人造皮的性质改善程度相当有限。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皮质感佳(至少70%)的聚氨基甲酸酯人造皮,通过动物兽皮部分榔皮纤维(皮粉)的加入使其更具仿真皮性,同时也增进其透气性、重量、散热性与吸水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上述聚氨基甲酸酯人造皮的方法,主要是对兽皮的真皮榔皮纤维进行特殊处理,提高其与聚氨基甲酸酯树脂的结合性,并进而改善聚氨基甲酸酯人造皮的仿真皮性至70%以上,甚至高达90%以上的程度。
本发明的新颖聚氨基甲酸酯人造皮因具有触感佳、仿真皮性高、透气性好、质轻、散热快、以及吸水性强等优点,可用作鞋面、皮包、衣服、及球拍握把上的缠条等多种用途。
本发明湿式聚氨基甲酸酯/榔皮纤维人造皮主要包括一布类基质及一涂覆于此布类基质上含有兽皮榔皮纤维的聚氨基甲酸酯涂层,由于在现有技术中聚基甲酸酯树脂涂覆层中添加兽皮榔皮纤维时二者不易结合,因此兽皮的真皮榔皮纤维需进行预处理,而且在结合二者时须使用适当的表面活性剂以提高榔皮纤维与聚氨基甲酸酯树脂间的结合性,并进而改善聚氨基甲酸酯人造皮的仿真皮性至70%以上,甚至高达90%以上的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和风塑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和风塑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58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加热换热器
- 下一篇:中草药保健茶及配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