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塑料管套及其安装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4105666.X | 申请日: | 1994-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87A | 公开(公告)日: | 1995-03-22 |
| 发明(设计)人: | 陈毓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毓权 |
| 主分类号: | E04F17/00 | 分类号: | E04F17/00;E04F17/02;F16L2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晓萍 |
| 地址: | 马来西亚***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管 及其 安装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混凝土楼板中留设一随后用于连接管子的孔道的部件,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改进特征的塑料管套。
现有技术的塑料管套被用来在混凝土楼板中留设随后连接不同楼面间的污水、废物及排气管所用的孔道。在将混凝土浇到一楼板中之间这些管套先固定在一通常由胶合板制成的模板上。已有技术的管套有几个缺点。它们的内壁和外壁都是不阻断的(连续的)和直的。从上面一层楼漏出的水经常沿着管套的外壁渗漏下去,这可造成一些令人讨厌和不卫生的后果。另一个缺点是由于在上述的已有技术的管套上没有方便和确定地标出参考中心点,因而较难与连接另一层楼面的第二根管子对准并接上。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断管套外壁的直线轮廓的简单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管套上形成一基准中心点的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管套的外壁一体地形成有多个周向的加强件。标示中心点的结构是通过具有中心环孔的整体式加劲件来实现的,该整体式加劲件可拆除地横跨管套的一个开口。
以下借助附图对具有上述特征的各个实施例进行描述,其中:
图1a是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的侧面纵剖面图,示出了圆筒形壳体的部分截面;
图1b是图1a中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较佳的安装方法装好后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3是在混凝土楼板形成之后从本发明实施例上拆除下来的如图2所示的模板;
图4示出了用来将第一个管套的参考中心与第二个管套对齐的铅锤线;
图5a为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其中行星式固定用定位部分远离整体式加劲件;
图5b为如图5a中所示的本发明的侧视图,它可以用本发明的一种颠倒过来的使用方法加以安装。
如标号10所表示的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用来在混凝土楼板中留设一为随后连接管道所用的孔道。本发明的管套以举例的方式示于图1a和1b。它基本上是一个具有两开口端的、空心的圆筒体11的管套。在上述圆筒体的外壁上形成有四个沿圆周的加强件,其中两个12b、12c是位于中间的。另两个12a、12d位于靠近上述圆筒体11的各个开口的端部。底端加强件12d还设有四个沿底部开口等距离隔开的固定用的定位部分13a、13b、13c、13d。
为便于描述,本发明管套中有类似特性的部件都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区分和辨别各个单独部件,在相同标号上添加一小写字母。要指出的是,在图1a和1b中示出了四个固定用的定位部分、四个加强件和四个加劲件。然而,前述部件也可以采用三个至七个。
在整体结构的加劲件30的中心有一基准中心孔31。例如木螺钉40这样的连接件穿过这个孔以将本发明的管套保持在一最好由胶合板制成的位于下面的模板50上。在加劲件30接合圆筒形壳体11的内壁的接合处,加劲件的厚度是削弱和减小的,这使得当混凝土楼板60固化后以及当胶合模板50被拆去之后,该整体加劲件能从圆筒形壳体内部拆下。接合点32略高于上述壳体的底部开口是有利的,其间隔最好在4至8mm范围内。另外加劲件30a、30b、30c、30d的底边最好基本上相对于下面的模板50是齐平的,就能确保在浇灌混凝土的过程中管套10正确和牢固地定位。
一较佳的安装方法表示在图2和3中。在模板50上标记有管子将穿过混凝土楼板60的那一点。用一铁钉冲出一穿过上述点的小孔。管套10放置在模板50的顶部,管套的基准中心孔31和上述冲出的孔对齐。用一木螺钉40将管套10固定到模板50上。为了加强固定作用,用铁钉钉入靠近圆筒形壳体11的底部开口的行星式固定用定位部分13。
在混凝土浇灌和固化后,拆除模板50,同时用力拆去形成整体的加劲件30。加劲件连接点32处的剩余塑料可在随后连接管子之前用锉刀锉平。
为了使一幢建筑物中连接不同楼面的污水或废物的管子具有密封的排放系统,将各连接管的各中心点对齐是很重要的。参见图4,图中在混凝土楼板上已留设有一孔道。一小段延伸管置于上述孔道中。第二个管套放在延伸的管子的顶部,使加劲件30的中心孔31成为管子的中心点。一铅锤线可调节地从上述楼层上方的第二个模板50上悬下,然后当和管子的底部中心点对齐时就钉起来。一旦这点被标记在第二个模板上,就用第二个管套在第二个混凝土楼板中留设一孔道。
图5a表示第二个实施例,其中固定用定位部分13被设置在远离加劲件30的圆筒形壳体11的另一个开口上。为了将第二个实施例管套在第一个方向上固定到模板50上,另外还用四根铁丝固定定位部分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毓权,未经陈毓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56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