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血舒筋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4105328.8 | 申请日: | 1994-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35A | 公开(公告)日: | 1995-02-22 |
发明(设计)人: | 柴开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柴开源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东城区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高仰贤 |
地址: | 030013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血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中成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血舒筋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为主的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凡构成关节各部组织如滑膜、软骨、韧带、肌腱和相连的骨骼,都有病变。病变也还存在于心、肺、血管等器官和组织。其突出的表现是呈对称性的多发关节炎,特别以手指、足趾、腕、踝等小关节最易受累。早期或急性期发病,关节变红、肿、热、麻、憋、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则关节僵直或畸形,并有骨和骨骼肌萎缩。
祖国医学称类风湿性关节炎为痹症,痹即闭阴不通之意,《内经·素问》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属风寒湿所致,其表现可为阳症,也可为阴症;既可为实症,又可为虚症,也可阴阳交错虚实夹杂的寒热并见。属湿热者关节红肿灼热,且肿胀较甚,汗出热不退;属转而为毒热者,病情发展迅速,全身症状较重,局部红热且肿,痛如锥刺;属寒湿者,关节局部阴痛,遇寒加重,得温则缓;属虚者,病久身体瘦弱,脚肿如脱,筋挛肉萎,骨节肿大;属痰阻者,局部肿胀麻木;属血瘀者,局部刺痛,昼轻夜重。这都说明各型的病因是相同的,但因患者的年龄、性别和受累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而已。
近年来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目前尚有一部分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患病后首先使用,甚至长期应用激素治疗,由于副作用大造成顾此失彼的后果。由外伤、风湿等引起的筋骨疾病目前尚无特效中西药。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共功效确著的活血舒筋中药组合物。
同时,本发明也提供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活血舒筋中药组合物是由川乌、草乌、川羌活、川牛膝、骨碎补、续断、马前子、熟地、自然铜、鹿角胶、鹿含草、伸筋草、透骨草、土鳖虫、香附、北黄芪、银耳、桃仁、大黄、川芎、明雄黄、血竭、金银花、粉丹皮、五灵脂、杜仲、乳香、没药、蟹壳、细辛、枸杞31味动植物矿物中药制成。各原料用量按重量计分别为:川乌23-27份、草乌24-28份、川羌活10-14份、川牛膝11-15份、骨碎补9-13份、续断10-14份、马前子22-27份、熟地10-15份、自然铜8-12份、鹿角胶10-14份、鹿含草7-11份、伸筋草10-14份、透骨草10-14份、土鳖虫7-11份、香附11-14份、北黄芪7-10份、银耳8-10份、桃仁1-4份、大黄2-5份、川芎7-11份、明雄黄1-4份、血竭10-14份、金银花1-4份、粉丹皮1-4份、五灵脂2-5份、杜仲7-11份、乳香10-14份、没药10-14份、蟹壳10-14份、细辛1-4份、枸杞7-11份。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优选组份用量为:川乌25份、草乌5份、川羌活12份、川牛膝12份、骨碎补12份、续断12份、马前子25份、熟地12份、自然铜9份、鹿角胶12份、鹿含草9份、伸筋草12份、透骨草12份、土鳖虫9份、香附12份、北黄芪9份、银耳9份、桃仁3份、大黄3份、川芎9份、明雄黄3份、血竭12份、金银花3份、粉丹皮3份、五灵脂3份、杜仲9份、乳香12份、没药12份、蟹壳12份、细辛3份、枸杞9份。
本发明组合物可选用上述组份及其用量被制成散剂、丸剂、片剂、酒剂等剂型,优选丸剂。各种剂型均按中药制剂学中的一般方法加以制备。
此外,本发明组合物还可含有制药学上的常用赋型剂以制成各种方便患者服用的剂型。
发明人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由风寒湿三气杂至侵入人体,经络气血受邪。在治疗上,运用本发明的“活血舒筋丸”按治风先治血的原则,选用了大量养血、活血药物如当归、熟地、鹿角胶、血竭等;按气行则血行,选用了香附理气,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体会到香附独入肝经,是血分的气药,选用此药理气解郁。肝旺能胜湿,气足无顽麻,脾主四肢,因此选用杜仲、枸杞、川芎兼固肝肾。马前子、川乌、草乌均用生品。以图其药力迅猛。其它药物针对风寒湿而设,共计三十一种。该方攻中有补,攻补兼施,以热取胜,以寒抑热,寒热兼顾,本方的组成原理是以提高免疫功能与祛风除湿同时并举,即采用攻筋补兼施的原则配伍,在临床实践中“活血筋骨丸”为探讨和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新途径和方法,一般以调整用量为宜,个别情况下亦可加以辅药相佐。如在发作期(活动期)剂量宜大,稳定期应酎加一些滋补阴阳气血之类药物协以扶正而驱邪。又如初期剂量宜大,继则逐渐酌减,使其既不伤正又保持相应的疗效。体质过于弱者,即使初期用药仍应限量或配以扶正之药,如肺肾阳衰者加蛤蚧;脾胃阳衰者加黄芪;气虚阳不虚者加人参或党参;阴血虚者加首乌、阿胶;阴偏衰者加龟板、鳖甲、西洋参;热毒灼甚者加羚羊角、黄柏、苦参、射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柴开源,未经柴开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53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足掌按摩用药及足掌药丸按摩器
- 下一篇:链式自由滚子爬坡液压大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