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熔融还原补上欠缺冶铁炉无效
申请号: | 94103615.4 | 申请日: | 1994-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15A | 公开(公告)日: | 1994-09-28 |
发明(设计)人: | 林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汉华 |
主分类号: | C21B11/00 | 分类号: | C21B11/00 |
代理公司: | 三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成明新 |
地址: | 52830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熔融 还原 补上 欠缺 冶铁炉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熔融还原冶铁且直接应用铁矿砂粉和煤来冶铁的溶治炉。
以往现有公知的各种熔冶炉,其顶部炉腔上的设置,基本上都是属于无导流设置单穹的。而炉顶腔无导流设置,仅单穹结构的熔冶炉,工作时就不具备使冶炉顶腔内的气体成规则序向流动,令未燃气与已燃气不相混,从而能够在同一冶炉内,于不影响还原区被氧化的前提下,将铁矿溶冶产生的煤气用氧燃烧,把燃气的高温热量直接反馈给还原吸热区后才排出冶炉外的功能。正因为以往现有的各种熔冶炉,都欠缺这一关键性的功能,才致于进行熔冶时,只是将碳燃烧成主要是CO放出的热量去平衡铁矿的熔冶耗热,划是须以电能的形式供给熔冶耗热,导致生产能耗大,经济性差。从而使可直接应用铁矿粉和煤来冶铁的熔冶方法,仅是长期处于试验和酝酿实施的状况,未能在生产上得到大规模的实施。
本发明的目在于提供一种减少能耗、提高熔治生产的经济性、且可直接应用铁矿砂粉和煤来冶铁的熔融还原补上欠缺的冶铁炉。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该产品由炉腔顶导流双穹壁、大冲力喷氧引射管、炉体下部的里壁、夹铸壁和钢制外壳所构成,炉腔顶导流双穹壁之外穹壁与炉体下部的里壁合并成本冶炉的整个里壁,它连接夹铸壁和钢制外壳构成本冶炉之炉体。炉腔顶导流双穹壁之内穹壁是通过导流腔内的多条连结肋,同外穹壁的连接,在压铸时一体成形,从而使内外穹壁连接在一起。
在炉腔顶导流双穹壁的顶心插置有大冲力喷氧引射管,引射管的抽吸口与双穹壁的导流腔出口相通,顶端之接口乃与供氧管相接,底端之喷射出口则垂直向着缸心;另在双穹壁的左侧,有一内顶穹出气道,在炉体之下部右侧近液面有一冶成产物出口,而炉体近底的一侧,有一亚切进气孔,炉体之底心有一熔冶物料进口,进口之右侧有一预备进出液口。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A)与旋风筒(B)联系在一起之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与旋风筒联系在一起,在近底部从冶炉的亚切进气孔处横剖切之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之炉腔顶导流双穹壁从侧面剖切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之炉腔顶导流双穹壁从底仰视示意图。
1-内顶穹出气道 2-大冲力喷氧引射管
3-炉腔顶导流双穹壁 3-冶铁产物出口
5-炉体下部的里壁 6-钢制外壳
7-夹铸壁 8-座脚
9-预备进出液口 10-熔冶物料进口
11-亚切进气孔 12-进料螺旋
本发明由炉腔顶导流双穹壁(3)、大冲力喷氧引射管(2)、炉体下部的里壁(5)、夹铸壁(7)和钢制外壳(6)所构成。炉腔顶导流双穹壁(3)之外穹壁与炉体下部的里壁(5)构成本冶炉的整个里壁,它连接夹铸壁(7)和钢制外壳(6)构成本冶炉之炉体。炉腔顶导流双穹壁(3)之内穹壁是通过导流腔内的多条连接肋,同外穹壁的连接,在压铸时一体成形,从而使内外穹壁连接在一起。
在炉腔顶导流双穹壁(3)的顶心插置有大冲力喷氧引射管(2),引射管(2)的抽吸口与双穹壁(3)的导流腔出口相通,顶端之接口乃与供氧管相接,底端之喷射出口则垂直向着缸心;另在双穹壁(3)内穹壁的左侧,有一内顶穹出气道(1),出气道(1)之出口与旋风筒(B)腔顶的切线进气口相接。在炉体之下部右侧近液面有一冶成产物出口(4),出口(4)经流出道与分离铁液、渣液之分离缸接管相接,而炉体近底的一侧,有一亚切进气孔(11),炉体之底心有一熔冶物料进口(10),该进口(10)经进料道通出左侧与旋风筒(B)底部的出料口连通,在进料道内,置有进料螺旋(12),在进口(10)之右侧有一预备进出液口。
炉腔顶导流双穹壁(3)、炉体下部的里壁(5)以及大冲力喷氧引射管(2)作为本冶炉直接承受高温的构件,是用二氧化锆熔液分别压铸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汉华,未经林汉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36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锌饼干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渐开线齿轮研齿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