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形成电视图象彩色象素的方法和电视投影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94102233.1 | 申请日: | 1994-03-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13C | 公开(公告)日: | 1999-04-21 |
| 发明(设计)人: | C·迪特;D·勒夫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LDT激光展示技术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9/31 | 分类号: | H04N9/31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岳,程天正 |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形成 电视 图象 彩色 象素 方法 投影 系统 | ||
1.一种用于产生电视图象的彩色象点(74)的方法,此象点是由不同波长的光信号(RL′、GL′、BL′)照射形成的,其色彩是借助第一基本系统中的色值信号(R、G、B)确定的,此第一基本系统在C正图中可由色彩区域(440)的角点表示,这些角点是通过荧光粉的波长确定的,且设定了第二基本系统,其中光信号(RL′、GL′、BL′)的波长不同于第一基本系统的,且它与第一基本系统拥有一公共色彩区域,且光信号(RL′、GL′、BL′)是由至少三个信号(K、L、M)产生的,这三个信号即是色值信号(R、G、B)或包含此色值信号,由第一基本系统向第二基本系统的转换是通过一矩阵实现的,其特征在于光信号(RL′、GL'、BL')的波长是这样确定的,即最短波长为470nm或更小,并且公共色彩区域至少包含第一基本系统的色彩区域(440)的角点,第一基本系统的波长大于由荧光粉确定的最短波长,在第二基本系统的公共色彩区域内由转换矩阵产生的每一色彩与在第一基本系统中由色值信号确定的色彩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由用于公共色彩区域之外的色彩信号的矩阵转换产生的负强度,光信号是按由相应的负强度通过趋于零的对数渐近函灵敏得到的强度产生的。
3.一种电视投影系统,用于借助至少三个光源(30、40、50)、一个输入电路(10)和一个控制装置(20)产生电视图象的彩色象点(74),此至少三个光源可按不同波长的光信号(RL′、GL′、BL′)的强度得以控制,其中各象点(74)的色彩借助于第一基本系统中的色值信号(R、G、B)确定,这些色值信号在CIE图中可由通过荧光粉的波长确定的色彩区域(440)的角点表示,且光信号(RL′、GL'、BL')的波长确定了一个与第一基本系统不同并与第一基本系统拥有公共的色彩区域的第二基本系统,输入电路(10)用于产生至少三个电信号(K、L、M),这些电信号与色值信号成比例或包含其混合信号,控制装置(20)用于控制光源(30、40、50),此控制装置(20)可由输入电路(10)的信号(K、L、M)触发并具有一电路(80),此电路(80)可将每一色彩由第一基本系统通过一矩阵转换至第二基本系统,尤其是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光源(30、40、50)最短波长为470nm或更小,光源(30、40、50)的其它波长是这样确定的,即公共色彩区域至少包含第一基本系统的色彩区域(440)的角点,第一基本系统的波长大于由荧光粉确定的最短波长,且电路(80)按这样的方式设计,即在公共色彩区域内象点(74)的色彩与由色值信号确定的色彩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的电视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输入电路(10)的电信号包括与三个色值信号之和成比例的亮度信号(Y)和两个与色差信号(U,V;I,Q)成比例的不同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的电视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装置(20)中的电路(80)包括一个由电阻器(110、120、130、210、220、230、310、320、330)组成的网络(90),此网络确定了矩阵转换。
6.根据权利要求3的电视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装置(20)中的电路(80)为其输出信号的每一个提供了运算放大器(140、240、340),运算放大器(140、240、340)构成各电流的和值,这些电流是由电信号(K、L、M)产生的并流过由矩阵的系数决定的输入电阻器(110、120、130、210、220、230、310、320、330)。
7.根据权利要求6的电视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确定矩阵的系数的输入电阻器(11 0、120、130、210、220、230、310、320、330)如此排列,以便在装置(20)的电路(80)中能够互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DT激光展示技术公司,未经LDT激光展示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223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