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热式空调机及除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4101631.5 | 申请日: | 1994-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66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15 |
发明(设计)人: | 吉田武司;畑村康文;田头秀明;今西正美;野浪启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F3/00 | 分类号: | F24F3/00;F25B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松龄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热 空调机 除霜 方法 | ||
1.一种蓄热式空调机,包括:
一个一般致冷和加热回路,它包括通常按以下顺序设置的一压缩机,一第一切换装置,一非利用侧热交换器,一第一减压装置和一第一利用侧热交换器,其中操纵所述第一切换装置以改变致冷剂的流动路线,这样借助于所述第一利用侧热交换器,所述一般致冷和加热回路有选择地完成致冷操作和加热操作中的其中一个操作;
一放冷和放热回路,它包括通常按以下顺序设置的一致冷剂泵,一第二切换装置,一蓄冷热用热交换器,第二减压装置,和一第二利用侧热交换器,其中操纵所述第二切换装置以改变致冷剂的流动路线,这样借助于所述第二利用侧热交换器,所述放冷和放热回路有选择地完成致冷操作和加热操作的其中一个操作。
一包含蓄热介质的蓄热箱,蓄热介质有选择地贮存于其内并从中放出热能,并当所述放冷和放热回路进行致冷和加热操作中的其中一个操作时能够实现与蓄冷热用热交换器的热交换;
当驱动所述放冷和放热回路以及一般致冷和加热回路的至少其中一个回路以完成致冷操作和加热操作的其中一个操作时,用以允许所述一般致冷和加热回路以及所述放冷和放热回路相互独立运作的第一装置;和
用以实现热能贮蓄操作的第二装置,以使在所述蓄热箱内贮蓄热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空调机,其中所述第二装置包括:
一个带有第一常闭控制阀的第一旁通回路,所述第一旁通回路连接于所述一般致冷和加热回路侧的第一气体管道和所述放冷和放热回路侧的第二气体管道之间;和
一个带有第二常闭控制阀的第二旁通回路,所述第二旁通回路连接于所述一般致冷和加热回路侧的第一液体管道和所述放冷和放热回路侧的第二液体管道之间,并且其中
在所述热能贮蓄操作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控制阀被打开,以将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一切换装置,所述非利用侧热交换器,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和第二减压装置,和所述蓄冷热用热交换器连通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热能贮蓄回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空调机,其中在所述放冷和放热回路中的所述放冷剂泵是一个致冷剂气体泵,它连接于所述放冷和放热回路中的一气体管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空调机,其中在所述放冷和放热回路中的所述致冷剂泵是一个致冷剂液体泵,它连接于所述放冷和放热回路中的一液体管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空调机,进一步包括:
内部回路致冷剂数量调节装置,用以调节所述一般致冷和加热回路以及所述放冷和放热回路内的致冷剂数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蓄热式空调机,其中所述内部回路致冷剂数量调节装置包括:
一个包括第一控制阀的第一旁通回路,所述第一旁通回路连接于一个在所述一般致冷和加热回路内的就致冷剂流向而言位于所述第一减压装置下游的致冷剂管道和一个在所述放冷和放热回路内的就致冷剂流向而言位于所述第二减压装置上游的致冷剂管道之间
一个包括第二控制阀的第二旁通回路,所述第二旁通回路连接于一个在所述一般致冷和加热回路内的就致冷剂的流向而言位于所述第一减压装置上游的致冷剂管道和一个在所述放冷和放热回路内的就致冷剂流向而言位于所述第二减压装置下游的致冷剂管道之间,并且其中
每个所述第一和第二控制阀被可操纵地打开,以便当所述一般致冷和加热回路以及所述放冷和放热回路相互独立地工作时允许所述致冷剂在它们之间移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蓄热式空调机,其中所述第二装置包括:
一带有第三常闭控制阀的第三旁通回路,它连接于在所述一般致冷和加热回路侧的第一气体管道和在所述放冷和放热回路侧的第二气体管道之间;和
一带有第四常闭控制阀的第四旁通回路,它连接于在所述一般致冷和加热回路侧的第一液体管道和在所述放冷和放热回路侧的第二液体管道之间,并且其中
在所述热能贮蓄操作中,所述第三和第四控制阀被打开,以将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一切换装置,所述非利用侧热交换器,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和第二减压装置,和所述蓄冷热用热交换器连通在一起,从而形成一热能贮蓄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163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1,3-二取代2-硝基胍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调谐放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