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自调机构的童车无效
申请号: | 94100326.4 | 申请日: | 1994-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94A | 公开(公告)日: | 1995-03-29 |
发明(设计)人: | C·W·劳罗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尔克拉夫特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9/00 | 分类号: | B62B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洁敏,林道棠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自调 机构 童车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带有自调机构的折叠式轻便童车,所述的自调机构与轴和轮组件一起使用,更详细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带有与轴和轮组件一起使用的自调机构的轻型童车,所述的自调机构能校正童车框架上出现的小变形并能补偿童车下面地面的小的不平整度。
用于婴儿和儿童带有可转动小脚轮的可折叠童车是众所周知的。近年来,重约15磅或更少些的轻型可折叠的童车越来越受欢迎。这些轻型童车一般包括一个结构简单由钢或铝制成的可折叠框架,该框架有四个独立安装的小脚轮。这些轻型童车一般不含有调节或减震装置。
这些轻型框架往往会处于这样一种情况,即当童车完全展开但是空着时,所有四个小脚轮相互不在同一个平面上。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例如,当童车在装运过程中受到粗暴装卸,致使框架出现小的弯曲时,也可能出现在当童车为销售展示在零售部门不平地面上时。框架或地面上的这些小的变化不会影响童车的运行。但是,由于所有的四个轮子可能不完全在同一平面上,当童车展示在零售商店时可能使顾客的兴趣下降或不满意。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轻型童车框架的自调轮机构,这种机构可校正童车框架上的小的变形或补偿童车下面地面上的小的不平整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轻型童车框架的自调轮机构,这种机构具有简单整体的结构并易于制造。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轻型童车框架的自调轮机构,该机构易于与框架连接,也易于从框架上拆下。
根据本发明,与童车的轴和轮组件一起使用的自调机构包括一个带有第一和第二腔室的整体外壳,第一腔室用来容纳一根弹簧,第二腔室用来容纳所述童车框架的悬垂端。第一腔室具有可调节地容纳轮子组件的轴的装置。一个活塞连接所述第一腔室内的所述弹簧并具有容纳轴的装置。组件的轴伸过活塞的容纳装置和第一腔室的可调容纳装置。因此,当童车的重力施加在外壳上并通过弹簧传至活塞时,第一腔室的可调容纳装置允许外壳相对于轴和活塞随所述力和弹簧施加的一些反作用力垂直移动。弹簧是轻型的,因而即使在童车未乘座孩子时也能在童车自身的重量作用下被局部压缩,由此保证童车的所有轮子都与地面或地板,例如,童车展示在顾客零售商店时的地板相接触。
第二腔室容纳童车框架的悬垂端,该端装有一个配用装置。第二腔室包括一个与配用装置上的连接装置配合的释放装置。该释放装置的操作允许本发明的自调机构易于安装在童车上或从童车上取下。
图1是本发明的自调机构与轴和轮配合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自调机构的前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自调机构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自调机构外壳的底面视图;
图5是本发明已组装的自调机构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自调机构的分解剖视图;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自调机构包括一个带有第一腔室20和第二腔室40的整体外壳10,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通过桥接件12连接。两个腔室最好是圆柱形的并具有圆形截面,它们的对应轴线相互平行。桥接件12可以是实心结构,或最好可以包括两个相对的侧壁13和14,每一个所述的侧壁都与所述第一腔室20和所述第二腔室40相连,两侧壁的顶缘由轭铁15连接。正如可以从图中看到的那样,桥接件12并不需要沿外壳10的整个长度延伸,只要在结构上足以连接两个腔室并使它们相互稳定就可以了。
参见图2-4,第一腔室20具有一个闭合的上端面21和一个开启的下端面22。第一腔室20设有可调节地容纳童车轮组件的一根轴的装置,所述的装置最好包括位于第一腔室20的壁部并平行于第一腔室20的圆柱中心轴线径向相对的槽23和24。槽23和24在第一腔室20上这样定位的目的是用于可调节地容纳这里所述的轮组件的轴。槽23和24最好设有向外伸出的套123和124,以便与轴和轮装配时增加自调机构的稳定性。
轻型弹簧25设置在第一腔室20里面。弹簧25的大小和强度能抵抗童车自身的重量,但并不能抵抗童车内孩子的重量,也不提供吸震功能。适用于本发明中的弹簧可以是由约0.035粗细的钢丝绕成约10 1/2 圈制成的,在无压缩情况下从一端至另一端约为1.220英寸,在全压缩情况下总的加压重量约2.1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尔克拉夫特企业有限公司,未经科尔克拉夫特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03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