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扇电动机构造无效
| 申请号: | 93247580.9 | 申请日: | 1993-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402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9-28 |
| 发明(设计)人: | 饶振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元力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29/00 | 分类号: | H02K29/00;H02K1/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树俦 |
| 地址: | 台湾省台中市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风扇 电动机 构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扇电动机,特别涉及一种散热风扇直流电动机构造。
以往的风扇电动机,如后述图1等所示,包括转子1、橡胶磁铁2、中心轴管3、上矽钢片410、绝缘片510、线圈6、绝缘片520、下矽钢片420、电路板7、壳座8等组件;转子1的中央设有一芯轴110,芯轴外周形成一套合室120,在套合室120的环壁130上环绕粘固一橡胶磁铁2,而套合室120为罩盖前述上、下矽钢片410与420、绝缘片510与520、线圈6,于中心轴管3顶端设限位环,中心设有一轴孔,使其依序穿入前述上矽钢片410、绝缘片510、线圈6、绝缘片520、下矽钢片420、电路板7、壳座8等构件后成一体固定,使上、下矽钢片410、420经固定后上下交叉呈十了形状,且再以转子1的芯轴110穿过中心轴管3的轴孔与壳座8,以C型扣环9由壳座8底端将芯轴110加以固定。如图2所示,虽然在前述上、下矽钢片410与420的周环上设有弧形勾状构造,可以解决避开死点的问题,如图3所示,唯其运转时,线圈磁通产生的磁束18部份经由上、下矽钢片410与420间的镂空构造而损失在空气中,导致转动效率低。
如图2所示,将橡胶磁铁2与上、下矽钢片410、420相互磁气吸引(N、S极性吸引)的磁力中心,设计在垂直正交的十字形中点,导致风扇电动机转动停止时,上、下矽钢片410与420及橡胶磁铁2之间自然产生磁吸引停留点(即死点)的磁滞现象;再如图3所示,加上上、下矽钢片410、420与橡胶磁铁2相互间形成的磁束在18部份呈环周状损失在空气中,无疑也将产生转动效率低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消除起动瞬间磁吸引死点、能降低起动电流与提高转动效率的实用的风扇电动机构造。
本实用新型构造的主要特征在于:通过使上、下矽钢片交叉而不成九十度放置以构成偏移其磁力中心点,且将所有上、下矽钢片周环对称弯折形成环面,呈上、下包覆线圈状,以及在相配合的橡胶磁铁上设置对应斜槽,使其磁力线在空气中的损失达到最小,无磁吸引死点、容易起动与转动效率高的特点。
依据上述目的的本实用新型的风扇电动机构造,主要是形成使上、下矽钢片不成九十度交叉对合包覆线圈的结构,而上、下矽钢片周环对称呈弯折九十度的环面交叉结合包覆线圈之后,除其磁力中心形成一预定的倾斜交角之外,并在设于转子内的橡铰磁铁上设置多道斜槽,且透过上、下矽钢片的各环面增加与橡胶磁铁间的磁力作用面,使损失在空气中的磁束降低至最少,藉此能容易起动、使起动电流小和转动效率高。
下面通过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风扇电动机构造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传统风扇电动机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传统风扇电动机磁力中心的分布示意图。
图3是传统风扇磁力线损失在空气中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橡胶磁铁的展开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橡胶磁铁与矽钢片环面间的磁力中心偏移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橡胶磁铁与矽钢片环面间的磁力线的分布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不通电时转子(即橡胶磁铁)停留位置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不通电时的间隙磁力线分布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霍尔检测器感应橡胶磁铁使两组线圈换向导通,让磁力交变而旋转的间隙磁力线分布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霍尔检测器感应橡胶磁铁使两组线圈换向导通,让磁力交变而旋转的间隙磁力线分布示意图。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含转子10、橡胶磁铁20、中心轴管30、上矽钢片40、下矽钢片45、二绝缘片50、线圈60、电路板70、壳座80等。
转子10为塑胶材料整体成型,外周环形成多个叶片11,转子10中央设有一心轴12,心轴外周环形成一套合室13。
橡胶磁铁20如图5的展开图所示,其上设有倾斜预定角度的多道斜槽21,斜槽21数目为对应上、下矽钢片40与45(即定子磁极数)而设计成偶数道斜槽,在本实施例中设有圈绕粘固在套合室13的内环壁14上四道斜槽21(且套合室13用于罩盖前述上、下矽钢片40与45、绝缘片50、线圈60的外周环)。
中心轴管30,其中心设有一轴孔31,使其依序穿过前述上矽钢片40、绝缘片50、线圈60、绝缘片50、下矽钢片45、电路板70、壳座80等构件且整体固定(使上、下矽钢片40与45经固定之后上下交叉呈预定倾斜交角,且再以转子10的芯轴12穿过中心轴管30的轴孔31与壳座80,且以一C型扣环90由壳座80底端将芯轴12加以扣固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元力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元力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475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隔片流量计
- 下一篇:封闭叠加式热风冲天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