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力旁通清管器无效
| 申请号: | 93247415.2 | 申请日: | 1993-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851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9-14 |
| 发明(设计)人: | 吴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彪 |
| 主分类号: | B08B9/02 | 分类号: | B08B9/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834002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 旁通 清管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输气管线用的清管装置。
在现有技术中,管道清管器主要有实体式和空心式两种,这两种清管器在其前部沉积物堆积较多时,会使清管器的前进困难,有时甚至将清管器堵死。《油气储运》杂志1993年第1期第64页提到了一种“压力旁通清管器”,这种清管器的前端的是一个泄压阀,阀的直径是管道内腔的40%,该泄压阀能在预定压差下打开。在清管过程中,当清管器前端出现大量沉积物,压差增大到预定值时,泄压阀会自动打开,清管器后部的液体或气体经清管器本体,在清管器前端喷出把沉积物吹散。压差减小后,泄压阀又关闭,使清管器继续前进。这种清管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清管器前的沉积物堵塞现象,但仍存在如下缺陷:1、由于泄压阀的直径太大,冲击力较小,同时由于泄压过快,管道中压力波动比较大,对动力机械的控制不利;2、泄压阀只安装于清管器的前端,对侧面的沉积物吹散作用不明显,留有死角。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力下降比较平缓,吹散作用无死角的压力旁通清管器。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清管器本体(1)和泄压阀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清管器本体(1)前部的半圆球面的前面和侧面至少有3至5个泄压阀,泄压阀由弹簧调节压盖(2),压盖调节弹簧(3)、密封阀体(4)和泄压阀体(5)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清管器前部半圆球面的前面和侧在都有泄压阀,所以在对沉积物进行吹散作用时不会发生死角;同时由于泄压阀的直径较小,所以管道压力下降比较平缓,而冲击力对某一特定位来说比较大,对动力机械的影响较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部放大图;
图3为密封阀体主视图;
图4为泄压阀体主视图;
图5为泄压阀体俯视图;
图6为实施例1结构简图;
图7为实施例2结构简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清管器本体(1)和3至5个泄压阀组成,泄压阀分布于本体(1)前部半圆球面的前面和侧面。如图2所示泄压阀由弹簧调节压盖(2)、压盖调节弹簧(3)、密封阀体(4)和泄压阀体(5)组成,弹簧调节压盖(2)和压差调节弹簧(3)用于调节泄压阀的开启压差。弹簧调节压盖(2)通过螺纹与导筒(6)连接,导筒(6)固定在本体(1)上。弹簧调节压盖(2)和压差调节弹簧(3)安装于密封阀体(4)的前部。密封阀体(4)和泄压阀体(5)之间为螺纹连接。如图4和图5所示,泄压阀体(5)的锥面上有若干个泄压槽。
实施例1:如图6所示,导筒(6)、弹簧调节压盖(2)和压差调节弹簧(3)安装于泄压阀体(5)的后部;
实施例2:如图7所示,为了在清管过程避免在清管器前部形成沉积物板结,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清管器本体(1)的前部安装钢针(7)和(或)在本体(1)的侧面圆围上安装聚胺脂刮片(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彪,未经吴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474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