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自动防撞器无效
申请号: | 93246207.3 | 申请日: | 1993-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940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余庆;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余庆 |
主分类号: | B60T7/12 | 分类号: | B60T7/12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魏利明 |
地址: | 43003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自动 防撞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安全防护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防撞装置。
在现有技术中,与本实用新型相近的一种汽车自动防撞装置,主要由发射控制器、信号发射器、信号接收器、减速报警器、紧急刹车执行部分组成。发射控制器控制信号发射器发出一种调制的激光光束,信号接收器在一定距离内接收到被前方物体反射回来的调制激光信号,指令减速报警紧急刹车执行机构报警并使汽车减速或刹车。例如王天厚先生的实用新型《红外激光全自动汽车防撞装置》,中国专利,审定公告号:2083552,审定公告日:91.08.28。这种装置由于采用红外激光装置,其发射控制器、信号发射器、信号接收器电路设计复杂,成本较高。另一种光电式防撞装置,采用红外线做为检测光源,并设有两个红外发射灯体间夹角随车速变化的连杆调节机构和灯体随车身同步转动机构,以解决刹车与车辆行速同步及车体转变时探测光束始终跟踪路面的问题。例如权进常先生等人的实用新型《汽车红外光电防撞装置》,中国专利,审定公告号:2128220。这种装置电路设计虽较前一种简单,但其随车速变化而检测物体距离的方式增加了机械成本和安装复杂程度,并有一定的失真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装置的缺点,提供一种集光、电、机械于一体的自动测距及制动防撞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采用一个与汽车变速器相联的测速机组,检测不同的车速,产生不同的电压值,经电路控制盒的比较电路后,一路控制汽车畜电池+12V电压加至安置于汽车驾驶室的声光报警显示盘,用于检测到障碍物时驱动显示报警;另一路控制汽车畜电池+12V经不同降压后,加至于汽车前端的两个红外探测器的红外线发射管按不同的电压和一定的脉冲发射不同有效射程(即探测距离)的红外光线,并由与红外发射管同步工作的红外接收管接收该有效射程处障碍物反射回的红外光线,经光电转换判断后,驱动与汽车制动系统衔接的执行机构,采取相应的制动措施。为了汽车能灵活安全转弯,在两个汽车转向节臂处各设置一个转向限位开关,当汽车转弯达15°时,通过电路控制盒自动切断测速机组的工作电源,使红外探测器发射管的驱动电压,改由汽车畜电池经最大降压后提供,使探测距离收回至2~3米。当汽车刚起动车速低于20km/h时,测试机组产生的电压低于汽车畜电池提供给电路控制盒的比较电路的+12V基准电压,亦自动采用汽车畜电池经最大降压后提供驱动电压,使探测距离为2~3米。为使汽车倒车亦具有防撞功能,当汽车倒车挡挂上后,即使汽车尾部的红外探测器开始工作,亦由汽车畜电池经最大降压后提供驱动电压,探测距离距后车身约2米。
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探测距离是以红外探测器发射管红外光线的有效射程为依据,勿需对反射回的红外光线进行过多的处理,故可降低测距失真率和成本。
图1是汽车自动防撞器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测速机组与汽车变速器的一种联接示意图;
图3是电路控制盒电气原理图;
图4是电路控制盒的比较电路原理图;
图5是红外探测器逻辑框图;
图6是红外探测器的驱动放大电路图;
图7是红外探测器的脉冲形成、频率检测电路图;
图8是执行机构构造及与汽车制动系统联接示意图;
图9是声光报警显示盘电气原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余庆,未经张余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462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腐蚀热喷涂管板
- 下一篇:直线运动的滚珠式滑轨